(51)段世琳:《云南沧源岩画族属试探》一文中提到此一说及其依据,但未注明此说文章的出处。 (52)汪宁生先生原在《云南沧源岩画》一文中认为“沧源岩画可能和佤族先民有较多的关系。”后在《云南沧源岩画的发现与研究》一书中说:“岩画与佤族有较多的关系……岩画创作者与傣族先民关系亦不容忽视。”笔者未征求汪先行意见,暂将此种观点称为“佤、傣先民说”。 (53)李伟卿先生在《云南古代岩画艺术》(载《美术研究》1985年2期)一文中推断岩画的作者“可能与百濮集团有关。”又在《云南岩画的研究方法浅谈》(载《云南文物》1985年18期)一文中说“也许可能是土著的百濮集团的文化遗存,即古代的濮人和稍后的僚人的作品;不过,不能将古代濮人和现代操佤崩语的民族等同起来。”伟卿先生明指他所说的百濮集团不是操佤崩语的民族,说明与“佤族先民说”不同观点。因此取其“即古代的濮人和稍后的僚人的作品”之说,称为“濮僚说”。 (57)杨天佑:《云南元江它克岩画》,《文物》,1986年7期。 (59)张鸿力、张凤贵:《沧源岩画与原始体育》,《体育文史》1983年4期。 (62)陈兆复:《中国岩画发现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h力、张凤贵:《沧源岩画与原始体育》,《体育文史》1983年4期。 (62)陈兆复:《中国岩画发现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63)杨天佑:《从云南文物初探民族体育》,《云南体育史料》1983年2期。 (65)徐康宁:《沧源岩画与少数民族风物》《云南文物》1985年18期。 (68)[越]黎文兰、范文耿、阮灵:《越南青铜时代的第一批遗迹》河内科学出版社1963年,梁志明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