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俄同时联络吴佩孚和孙中山的另一个目的是,利用前者的军事力量和后者的政治威望,在北京另外建立一个亲苏的民族主义政府,以取代现政府。苏俄认为这样既可以促进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又可使俄中谈判顺利进行。 越飞来华前后,中国国内各方力量促成孙、吴和解的工作已开始进行,苏俄代表派克斯也曾试图说服吴佩孚转向国民党,同孙中山和解。(第98页)越飞到任后,即分别做吴、孙的工作。而当他发现,尽管吴佩孚和孙中山在某些问题上帮助了他,俄中谈判仍然十分艰难,特别是苏俄利用吴佩孚干预中国政局的企图没有完全实现后,更加极力促成吴、孙合作。 苏俄曾经试图让吴佩孚运用手中的权力更换政府某些成员甚至整个内阁,这种努力初时取得一些成效,后来失败了。1922年8月4日,派克斯在给加拉罕的电报中说,“吴佩孚履行了排除颜惠庆的许诺。后者已不担任任何职务。”(第98页)颜自1922年6月至8月担任北京政府首脑,主持中俄谈判,苏俄对他不满意,因而通过吴佩孚逼他下台。此后,吴佩孚对越飞声明,苏俄“不值得与现时的中国政府打交道,它不中用,将在7至10天内被他们驱散”。(第107页)然而,事情没有吴佩孚想像的那样简单,吴没能按向越飞作出的保证更换整个内阁,只是在干预总理人选。(第121页)结果是, 吴佩孚通电请王宠惠组阁(注:《国内专电》,《申报》1922年8月22日。)。 越飞认为吴佩孚这样做的原因在于他还不能组建自己的政府,因而宁愿支持软弱的现政府。在这种情况下,越飞不再希望“中国现政府在受外国人左右的情况下能够将同俄国的谈判进行到底并取得理想的结果”。(第132-133页)越飞对那种只变动内阁某些人员的做法不满,还是想成立新政府。随着中国各派军事政治集团实力的变化,以及对他们之间相互争斗情况的进一步了解,越飞认为吴、孙合作是最理想的。 此时,中国最有势力和最有影响的重要人物分别是:吴佩孚,控制着华中地区;张作霖,控制着以东北为基地的北方地区;孙中山,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革命家,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是各种政治力量瞩目和争取的对象。在这三人中间,吴佩孚和孙中山都对苏俄表示友好,孙中山是中国的思想领袖,吴佩孚是军事领袖,苏俄当然希望他们能联合一致与苏俄结成巩固的同盟,再通过孙与张作霖的关系,取得张作霖对这个联合政府的承认和支持。这样中国就能够统一在一个对苏俄有利的政府之下,苏俄的一切事情就好办了。 为此,越飞写信并派格克尔去见吴佩孚,向吴提出建议:“我个人觉得,只有您与孙逸仙先生一起建立的政府,才是唯一能够使中国摆脱严峻局面和建立统一而独立的中国的政府”,他还保证:“这个政府完全可以指望得到俄国的全面支持”。(第132页) 越飞也给孙中山去信,信中说:“根据我对中国形势所作的分析,我还觉得,您同吴佩孚联合并一起建立中国中央政府,对中国来说,这是最好的联合。”他建议:“为了确保张作霖承认和支持这个政府,应该恢复他的一切称号、官职和官衔”。他认为,“张作霖会同意这样的条件,这样一来,这个政府实际上就统一了全中国”。他还声明:“俄国愿意全力促进中国的民族统一和摆脱世界帝国主义的羁绊,它一定会给予这样的中国政府以力所能及的支持和援助”。(第127页)9月18日,越飞写信给一直在做联合孙中山工作的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告诉他说:“从我给孙的第二封信中您会看到,对我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让孙和吴一起组建政府并与张作霖和解,至少要让张作霖承认和支持孙逸仙-吴佩孚政府。请您支持我的这一政策并向孙作出解释:这样的政府不仅可以指望得到俄国的支持,而且还可以指望得到整个共产国际的支持。我认为,成立这样的政府是当今中国政治的最重要方面。 ”(第130页) 9月26日,格克尔与孙中山在上海孙的寓所进行会谈, 格克尔表示:“俄国原则上准备帮助中国的统一事业,毫无疑问,俄国认为孙逸仙是能够实现这种统一的人。”但是,“正如越飞同志已经指出的,最好与吴佩孚联合并尽一切可能防止爆发新的内战,因为内战会导致外国列强的进一步干涉,也可能导致对北京的占领。”(第135页) 由于中国国内许多方面和苏俄都极力向吴佩孚和孙中山推荐对方,二者进行了接触,试图弄清双方合作的可能性。吴佩孚的朋友、内务总长孙丹林曾准备去上海跟孙中山会谈;孙中山也曾授权马林和北京政府总理王宠惠代表他同吴佩孚进行谈判,还派出徐谦、张继到洛阳向吴佩孚“陈说意见”(注:参见邱捷《越飞与所谓“孙吴合作”》,《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3期,第252-253页。)(第147、151页)。 但是,由于双方的根本利益不同,吴、孙都发现与对方合作是困难的。孙中山在1922年11月2日给越飞的信中指出, 吴佩孚对自己的态度实际上很强硬,与他打交道确实很困难。孙中山表示很想与吴合作,但是,“吴佩孚想让我抛弃张作霖作为对与他合作的一种酬谢。这样的行动方针我是不能接受的,更何况张作霖准备同意进行有所有领导人参加的全国性协调活动。”(第144、146页)同时,孙中山还怀疑吴佩孚和陈炯明有联系,因而不信任吴佩孚。 孙中山怀疑吴佩孚没有合作的诚意,反之,吴佩孚鉴于孙中山和张作霖过分亲近,并与安福系分子有来往,对孙也持同样的怀疑态度,因而拒绝委派孙丹林去会谈。为此,越飞在11月18日又给吴佩孚去信,极力想打消吴的疑虑,力劝吴与孙中山联合。他谈到目前北京的局势,指出“中国的中央政府有点儿想摆脱您的影响。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处境更加严峻地表明您有必要与孙逸仙联合。”越飞坦言,“由于我还是相信,不论同现政府,还是同任何一个更反动的政府,我们都决不可能达成一致意见,而一旦关系破裂,局面将会急剧恶化,所以我仍然认为,您与孙逸仙和解并建立你们的联合政府是最重要的。”越飞申明,“我再重复一遍,我准备竭尽全力促成此事。您非常明白,我们将会给予您巨大的帮助并对中国正在发展的事件施加重大影响。我请您注意这样一点,为了中国人民的利益我是决不拒绝给予这种帮助的,但同时我也期待着您的协助。”(第155-158页) 然而,越飞的努力未获成功,吴佩孚与孙中山的关系无法协调,使吴孙成立联合政府不可能实现。苏俄只得放弃这一计划,另谋他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