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1949年以后,中国学术界开始按苏联模式重新解释英国史。苏联史学研究模式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虽然学术性很强,但缺点也很明显,即过分简单化,把一部丰富多彩的人类历史过程压缩成僵硬的发展模式,这就否定了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尽管如此,在苏联的世界史体系传入初期,中国的英国史研究仍受益不浅,其研究范围比以前更宽,程度也更深入。因为至此为止,世界史(包括英国史)还没有在中国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其中的分支学科要么依附于中国史(如中外关系史),要么划归其他学科(如政治学)。然而在苏联,世界史是一门单独的学科,英国史则是这门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因此,苏联的世界史体系传入中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英国史研究的发展。但是必须指出,苏联世界史体系的引进对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它使中国的世界史研究从其他学科里分离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崭新的学科;另一方面,它的许多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被奉为圭臬,全盘接受下来。同时,建国后一段时期内不正常的政治环境,也妨碍了世界史研究的正常发展。在了解这个时代大背景的前提下,我们对新中国建立后27年(1949-1976年)的英国史研究状况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文化大革命”前的16年(1949-1965年),中英关系史研究不再是唯一的课题,甚至不是主要的课题。英国史上的一些大事件开始引起学界注意,其中包括:圈地运动、17世纪革命、工业革命、宪章运动、工人运动、争夺海外殖民地等。 英国17 世纪革命是这一时期著述最多的一个课题。 《历史教学》1954年第1期刊登了田农的文章《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这是我所见到的新中国学者论17世纪革命的第一篇文章。文章虽然不长,且很难说是研究性的,但它概述了革命的整个过程,并且开始用阶级斗争的观点予以解释。同年10月,林举岱的《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书出版,这是解放后出版的第一部有影响的英国史专著。然而,用作者自己的话说:“编写这本小册子,……是学习苏联历史科学的第一课”,因此,“本书大部分材料和论点,采自《近代史》(即苏联《近代史》教材)第一卷;有些节和段,是完整地从俄文本中翻译过来的”,包括篇章结构似乎也是如此〔19〕。这反映了中国学者在初期引进苏联史学体系时的真实情况。 相比之下,刘祚昌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史》就比较成熟。作者在“前言”中声明,本书旨在把“苏联历史科学工作者及英国进步史学家”的研究成果“介绍给我国的广大读者”。当然在此过程中,作者自己也“下了一定程度的斟酌取舍、分析批判及独立钻研的工夫”〔20〕。因此,本书已经不再限于单纯的介绍,而是相当程度的独立研究的成果。书中更加完整地重现了英国革命的全过程,用充分的史实阐明观点,史论结合,体现了作者运用历史主义方法研究历史的深厚功底。本书迄今仍是中国读者了解英国革命的一本重要参考书。 以上三部著作规范了此后几十年内中国学术界研究英国17世纪革命史的基本框架与所持的观点,这些观点包括:17世纪革命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其特点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与新贵族结盟;革命的主要动力是人民群众,而资产阶级对人民群众的恐惧与镇压导致了旧王朝的复辟;但革命终为英国发展资本主义扫除了政治障碍,进而开辟了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时代,等等〔21〕。后来,其他许多学者不断对这些观点加以阐述和强调,比如王荣堂的《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区别》(《历史教学》1959年第9期)、 豁然的《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人民群众的作用》(《历史教学》1959年第11期)、韩承文的《世界近代史为什么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而不从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新史学通讯》1956年第12期),等等。尽管这以后几十年间国际学术界关于英国革命的研究发展很快,新观点不断出现,但中国在50年代确立的体系迄今却无多大改变。这说明原苏联的世界史体系对这一课题影响之深。 这个时期学者们关注的另一个课题是工业革命,林举岱的《英国工业革命史》值得一提。这是一本只有几十页的小册子。该书的结构采用“前提-过程-后果”三段式,这不仅成了后来著述工业革命史的“标准结构”,也是各种各样世界史教科书所采用的“标准”。严格地说,《英国工业革命史》写的并不是工业革命自身的历史,而是“关于工业革命时期”的历史;它论述的是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经济与社会政治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论证英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在这一点上,此书的写作是成功的,但是到了改革开放之后就略嫌不足了。因此该书在1979年再版时作者做了修改,增加了从经济角度来观察工业革命的内容〔22〕。 这一时期对工业革命的研究还发生过一次争论,即工业革命始于何时?争论是由魏永理的《英国产业革命始于何时》引起的〔23〕。尽管直接参加争论的人不多,但这个问题的提出却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不过现在看来,当时的争论意义并不大,因为争论者都没有以英国历史事实作根据,而只是在经典作家在不同的场合下所作的结论中转圈子。 第三个问题是“宪章运动”。令人奇怪的是,尽管从小学至大学的历史教科书都把宪章运动列为重要内容,但有关它的著述却不多。笔者只见到当时出版的《英国工业革命和宪章运动》。这是一本“根据英共编印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读本》中的‘工人阶级运动的历史’编译而成的”〔24〕小册子,此外,还有少数几篇论文。不过,虽然著述不多,但关于宪章运动(包括工业革命时期的整个工人运动)的论点却几乎是众口一词。这些论点集中地概括在健平的《从英国工业革命期间的工人运动看无产阶级早期斗争的发展》和关勋夏的《英国宪章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这两篇文章中,前文表述了工人运动三个发展阶段的论点,即捣毁机器、组织工会和发展政治斗争(包括宪章运动)〔25〕;后文概括了有关宪章运动的性质、派别、不成熟性及失败的原因,等等〔26〕。这些观点迄今仍有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