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林则徐译撰《四洲志》, 辑为王锡琪《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十二秩。 〔2〕左宗棠:《重刻海国图志·叙》。 〔3〕《大英国志》,光绪辛巳年(1881)上海益智书会版, 序言第2页。 〔4〕李思伦白(J.Lambert Rees)辑译《万国通史续编》, 光绪三十年(1904)上海广学会版,卷一序一。序言由中国人作。 〔5〕葛尔云著,马林(W.E.Macklin)、李玉书合译《英民史记》,光绪三十三年(1907)上海美华书馆出版,第1页。 〔6〕《北洋学报》第11期(乙编政艺部)《英国变政小史》, 第1页。 〔7〕《东方杂志》1904年第8期,第309-311页。 〔8〕《东方杂志》1904年第6期,第120-122页,录自《中外日报》。 〔9〕《东方杂志》1905年第3期,第64页,录自《时报》。 〔10〕罗罗:《爱尔兰民族运动之成功》,《东方杂志》1921年第18卷13号,第6页。 〔11〕余汉华:《霸气消沉之英帝国》,风华书店1932年版, 第5页。 〔12〕蓝公武:《英国政制论》,《大中华杂志》1915年第1 卷第1期。 〔13〕《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1935年第2卷第1期。 〔14〕《民族》1935年第3卷第5期。 〔15〕《现代史学》1936年第3卷第1期。 〔16〕《史学年报》1938年号。 〔17〕《史学年报》1938年号,第322页。 〔18〕《中央大学文史哲季刊》第1卷第1-2期连载。 〔19〕林举岱编著《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151、152页。 〔20〕刘祚昌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史》,新知识出版社1956年版。 〔21〕参见林举岱《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及其意义》,《历史教学》1956年第8期第35-39页。 〔22〕林举岱著《英国工业革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后记”。 〔23〕参见《学术月刊》1963年第4期。 〔24〕戴克光编译《英国工业革命和宪章运动》, 四联出版社1954年版,“前言”。 〔25〕参见《历史教学》1959年第11期。 〔26〕参见《中学历史教学》1958年第5期。 〔27〕参见《历史教学》1956年第12期。 〔28〕《蒋孟引文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39-165、166-195、270-294页。 〔29〕《南开大学学报》1956年第2期,第123、125页。 〔30〕《历史研究》1964年第1期。 〔31〕各篇内容及发表时间可参见《蒋孟引文集》。 〔32〕《第二次鸦片战争》,三联书店1965年版。 〔33〕王荣堂著《英国近代史纲》,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绪论”。 〔34〕林志敏:《英国文官制度的改革》,《复旦学报》1981年第3期;冉隆勃:《文官制度在英国政治生活中的特殊作用》, 《西欧研究》1986年第6期;胡其安:《英国的文官制度》,《群言》1988 年第7期;王铭:《英国文官制度的演进、特点及其影响》, 《史学月刊》1990年第2期。 〔35〕《史学月刊》1990年第2期。 〔36〕《谈谈英国的立宪君主》、《英国议会制度的演变》,《外国史知识》1981年第1、3期。 〔37〕钱乘旦、陈晓律著《在传统与变革之间》,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38〕程汉大著《英国政治制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序第4-5页。 〔39〕沈汉、刘新成著《英国议会政治史》,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前言第3页。 〔40〕《略论英国两大政党的起源》,《史学月刊》1981年第3 期。 〔41〕阎照祥著《英国政党政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5页。 〔42〕《英国都铎王朝议会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结束语”。 〔43〕《英国封建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4〕王章辉:《1995年英国史研究综述》,《世界史研究年刊》1996年总第2期,第125-126页。 〔45〕陈紫华著《一个岛国的崛起》,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42页。 〔46〕《历史研究》1987年第4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