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波利比乌斯历史思想初探(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月刊》 褚新国 参加讨论

材料表明,波氏在明确区分命运与人事的前提下,竟将本来毫无费解之处的人事肇因归于命运(53)。若推而广之,我们注意到,《历史》通篇大量关涉神意且总是将其与人力两种元素并置而论。如此说来,是否意味着神秘因素在波氏的历史解释中实则据有一席之地乃至“不可或缺”?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们不妨将之归为两大类型。其一,关于个人的成败得失。波利比乌斯强调个人功业基于“聪慧与勤勉”,而非“承蒙命运眷顾”或“遵照托梦、朕兆指示”;军事胜利也非“凭赖机缘”,“失败多因指挥官犯错或失职所致”。而另一方面,许多大人物“挫伤了敌人却败于命运”。其二,关于国族的兴衰沉浮,即为波氏结合《历史》最大主题表明其重人事与理性探究的观点。典型实例是通过查究第一二次布匿战争,波氏强调罗马崛起于“艰巨事业中的千锤百炼”而非“机缘巧合和无意之举”。虽则如此,《历史》却也并不避讳“神意”的在场。不仅仅是在具体战事层面,罗马统一世界本身更是集中体现了波氏史观中的复杂纠结:
    我的著作的独特之处,即是当下时代最引人瞩目之处。命运引领世上几乎所有事务……殊途同归;史家……将她实现整体目标的行动事迹展现在读者面前……尽管她曾创作新生事物并在人类生活中发挥作用,但在单一实例中不曾完成这般杰作且成绩骄人(54)。
    尽管波氏曾经反复强调罗马崛起实为理性计划的必然结果--正式发端于公元前241年乃至前387年间的侵略扩张中既已初露端倪,但上述所论表明《历史》阐释命运互相抵牾绝非是指它在其史观整体中无足轻重,而是寓意单纯人事性探究远不足以合理解释历史现象。与此息息相关而内在一致,更典型的实例则是阐释罗马崛起过程中备受推崇的政体说:
    我未能看到发生于我们所在时代罗马命运机缘中其他任何更大的巨变(55)。
    命运通过何种方式、政体形制完成我们时代最出人意料的功业,即引致世界所有已知区域归于一统,绝对史无前例的一项事业……他们成就的伟大和政体的实效(56)。
    鉴于“混融政体”循环性成长机理亦非单纯人力所能掌控,论及罗马成功显见含有浓厚的神秘意识:即在具体事务层面强调是纯粹理性的人力因素,整体而言又是命运的伟大杰作。而波氏论载希腊世界的盛衰,逻辑进路是如此。一方面强调全希腊及其属地总是厄运绵延,因为他们背信弃义、卑怯懦弱而致大祸临头;另一方面,声言希波战争胜利基于雅典等邦“果敢举措”的同时,则强调随后伯战中雅典惨败是因斯巴达“错误”地强制命运握在他们之手;底比斯取代斯巴达、马其顿取代底比斯,充分演绎了希腊诸邦总是崛起伟大而复又命运逆变。而且这也解释了雅典与底比斯政体因何“无需宏篇大论”,概因机缘与环境使之光环转瞬即逝,他们遭受了“命运逆转”。而后希腊化诸国王位更变同样“是命运声称重建世界”,仅在小亚、埃及“命运并未过于兴风作浪”,直至最终马其顿等族遭遇不幸!
    在上述意义上,关于波利比乌斯“命运论”我们至少需要明确两点。一方面,它深刻折射了《历史》叙事中波氏史观构建的递嬗脉络:起初致力于寻求人事性因果关联,但随着史事深进而开始关注命运的力量。鉴于此,很大程度上这也解释了其间看似耐人寻味的现象:即关涉罗马全盛时代的前半部分理性元素胜出,神秘力量则在余后凸显!诚如其开篇所言:
    我所论及的主题,即已知人类世界如何、何时以及因何臣服于罗马统治,应当被视为一个系统的整体,它具有清晰可辨的肇始、确切不移的过程与无可置疑的结局……其中囊括的特定史事始于前述战争,高潮终于马其顿王国覆亡。起始间隙53载(57)。
    关于后半部分历史,由于事件的重要性与出人意料性,尤其是我不仅耳闻目睹了绝大部分,且亲身参与甚或直接演绎了部分内容,我不由自主地提起笔来仿若构撰一部新作(58)。
    另一方面,它的认识论基础同样源于对历史现实的深入反思:不仅削弱了政体论、心性说的理性能量,有时甚或升为较高层次的制导元素。倘如是,其他许多相关论断也许更值得深思:
    让我们铭记对于政治生活实践而言最好的教育和训练是研究历史,让我们铭记学会勇敢承受命运无常变迁最实效的唯一路径是回忆他人不幸……我选作论题的事件的出人意料性,足以引起新奇并激励人们精读我的系统史著(59)。
    我认为向后世报道并记录诸如此类的命运插曲乃是历史的正当职能(60)。
    至少这世上无人敢就其个人抑或国家命运自诩--即使眼前万事顺遂,常人没有谁能从其现状中获取未来他将飞黄腾达的任何可靠自信--我据此笃信诸如此类的知识不仅有益,且在终极层面不可或缺……许多情况下真理更是扑朔迷离(61)。
    材料表明,在波氏看来,神秘元素作为深刻影响历史人事荣辱沉浮的特殊力量,理应成为历史写作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在趋利避害的意义上有助史学功能的圆满实现。而且,这似乎也暗示《历史》当初即对单纯人力探究缺乏足够信心。事实上,随着“道德史观”意向逐渐显明,预示着它不仅是不可或缺的读史视角,且能通过与其他元素并论孕育更深层次的历史意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