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有论者考察了西方“政治史之父”修昔底德的历史视野及观念的局限性等,比较参阅格里高利·柯雷恩:《修昔底德与淳朴往昔:政治写实主义的局限》(Gregory Crane,Thucydides and the Ancient Simplicity:The Limits of Political Realism),伯克莱: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1)波利比乌斯:《历史》,第1卷,第9页。 (82)埃利希·S.戈鲁恩:《希腊化世界与罗马崛起》(Erich S.Gruen,The Hellenistic World and the Coming of Rome),伯克莱: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49页。 (83)若将考论视野下延,我们注意到罗马史学史上的类似意趣:一方面,长期盛行分别对应罗马繁盛与衰败的两种“天命观”;另一方面“3世纪危机”背景下随着基督教的蓬勃发展,相关论说越加系统而提升至宗教学研究的高度,“神意史观”甚或成为传统俗世史写作重要的读史视角。比较参阅J.P.戴维斯:《罗马宗教史:李维、塔西佗与阿米安笔下的神灵》(J.P.Davies,Rome' s Religious History:Livy,Tacitus and Ammianus on Their Gods),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4)波利比乌斯:《历史》,第5卷,第163页。 (85)关于罗马崛起、希腊世界衰落背景下希腊史学的所谓“文化史”转向,可参阅P.卡特勒吉、P.加恩熙、E.戈鲁恩合编:《希腊文化的构建:文化、历史与史学领域的探究》(P.Cartledge,P.Garnsey,and E.Gruen eds.,Hellenistic Constructs:Essays in Culture,History and Historiography),伯克莱: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