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波利比乌斯历史思想初探(9)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月刊》 褚新国 参加讨论

在上述意义上,拙文存在诸多尚待发掘与完善之处。毋庸置疑,研究波氏这样一位西方古典史学史上重量级人物的历史思想难度很大;而《历史》本身的严重散佚,也使得意欲详尽厘清其史观的构建脉络绝非易事。譬如,若就波氏政体论生成背景而言,似乎也暗示不应仅局限于史观层面的认知。须知公元前2世纪前后罗马对希腊文化的学习借鉴亦是硕果累累,以至于波氏作为人质居留罗马期间仿若置身于其所熟知的希腊本土。故此,或可理解他为何要以并且能以希腊城邦体制长期实践过程中孕育的政治学说解读罗马崛起。譬如囿于外语水平所限,不同时代希腊史家关于所谓“命运”的具体指称及其历史语境有着怎样的细微差异,抑或是他们与拉丁史家笔下相关术语表达之间存在怎样的异同。又如文章引证过于烦琐,关于《历史》文本的某些阐述或有过度演绎之嫌;结构编排表明对历史解释四元素的内在关联有所探究,即强调相辅相成而彼此呼应,但关于主次轻重则缺少深度的讨论;对于城邦时代末期、希腊化时代前期代表史家及滥觞阶段罗马民族史学的历史理论缺乏必要的对比研究,而单纯比较希、修等早期希腊史家,并不足以通观性地考论西方史学史观领域的流变动向。更重要的是,波氏博大精深的历史思想,也绝非拙文所能涵盖、辨明。突出体现为其另一核心命题即整体史观,分别在历史观与史学观层面具有怎样的内涵;倘若罗马人是波氏史观中的典范演员,《历史》是否堪称一部悲喜交集的民族传记,等等。囿于篇幅,兹不赘述。
    附记:拙文承蒙匿名评审专家提出了大量宝贵的修改意见,值此发表之际谨致以诚挚的谢意。
    注释:
    ①〔英〕E.H.卡尔著,陈恒译:《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86页;〔美〕彼得·伯克著,王晴佳译:《西方历史思想的十大特点》,《史学理论研究》1997年第1期。
    ②〔古希腊〕希罗多德著,王以铸译:《历史》,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页;〔古希腊〕修昔底德著,谢德风译:《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21页。
    ③〔意〕贝奈戴托·克罗齐著,傅任敢译:《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48页。
    ④拙文引述依据W.R.帕顿(W.R.Paton)波利比乌斯《历史》(Polybius,The Histories)译出,剑桥1922~1927年版“洛布古典丛书”(Loeb Classical Library)。
    ⑤贝奈戴托·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第134、136页。
    ⑥据笔者所见,晚近相关专题性研究较少且多缺乏通观考论。国内学者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易宁:《论波利比乌的“命运”说》,《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第3期;隋竹丽:《波利比阿〈通史〉中的历史观》,《佳木斯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易宁:《论波利比乌的“政体循环”说》,《世界历史》1998年第6期;易宁:《论司马迁和波利比乌的历史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易宁:《波利比乌斯的普世史观念》,《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4期;郝彤:《波利比乌斯混合政体理论之局限》,《史学史研究》2009年第3期。欧美学者早期研究主要侧重于波氏“实用主义”、“普世主义”等论题,关于“命运观”等则失之偏颇,参阅沃尔特·席格弗里德:《波利比奥斯历史哲学研究》(Walter Siegfried,Studien sur Geschichtlichen Anschauung des Polybios),莱比锡:特布纳出版社1928年版。关于国外学者的更多其他主要研究成果,下文注释中将有所标明。
    ⑦波氏《历史》中关于希、修等史家的论断屈指可数,并且多为插叙性质而未能在史学层面予以具体展开。有论者甚或据此认为他从未读过希罗多德等人的著作,参阅保罗·彼得希:《波利比的史学方法》(Paul Pédech,La Méthode Historique de Polybe),巴黎:美文出版社1964年版,第421页等相关论述。
    ⑧参阅希罗多德:《历史》,第212、504、379、518、31、231~234页等相关论载。比较参阅肯尼斯·H.瓦特斯:《希罗多德论僭主与专制君主:客观性的研究》(Kenneth H.Waters,Herodotos on Tyrants and Despots:A Study in Objectivity),威斯巴登:弗兰茨·施坦纳出版社1971年版。
    ⑨参阅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16、147、153、351、486、498、508~509、518~519、637、681页等相关论载。比较参阅A.杰弗里·伍德西德:《修昔底德论权力本相》(A.Geoffrey Woodhead,Thucydides on the Nature of Power),马萨诸塞剑桥:哈佛大学出版社1970年版。
    ⑩波利比乌斯:《历史》第3卷,第293页。
    (11)参阅库尔特·冯·弗里茨:《古代混融政体说:波利比乌斯政治思想论析》(Kurt Von Fritz,the Theory of the Mixed Constitution in Antiquity:A Critical Analysis of Polybius' s Political Idea),纽约:艾耶出版公司1954年版;克莱格·B.查姆比昂:《波利比乌斯〈历史〉中的文化政治学》(Craige B.Champion,Cultural Politics in Polybius' s Histories),伯克莱: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三部分(Part III:“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texts”)。
    (12)参阅保罗·彼得希:《波利比的史学方法》,第312~317页及第六章相关论述。
    (13)F.W.沃尔班克:《波利比乌斯》(F.W.Walbank,Polybius),伯克莱: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72年版,第130~156页。
    (14)波利比乌斯:《历史》,第3卷,第271页;第1卷,第175页;第3卷,第295~297页。
    (15)波利比乌斯:《历史》,第3卷,第289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