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上海师范大学成立了公众史学研究中心,与社会力量联合举办了“首届全国公共历史会议”,在会议中,来自不同高校历史系的人士就此达成共识,将陆续成立与公众史学相关的研究中心,以此作为平台,启动公众史学研究。我们初步拟定2014年暑期在上海师范大学开展高校公众史学师资培训,邀请海内外公众史学教授开设课程,并选定一些实践领域进行讲解;同时我们也正在筹划出版一系列读本、译丛及公众史学和公共历史的年度发展报告;我们也希望和正在进行公共历史实践的一些社会团体组织合作,建立公共历史实践的案例库,如此,为这个学科做更多的人才和文献准备。 ■声音 首都师范大学赵亚夫: 史学即便通过自身发散的社会功能影响了公众,却是微不足道的,因为它未自觉地借教育的力量广而告之。短期内看,公共史学的健全发展,亦能挽救历史教育的颓废态势,对拓宽历史教育视野,特别是在深化历史教育价值、建构历史教育研究体系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南京大学陈仲丹: 公共历史学的特点是强调历史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目前,公共历史学研究的领域主要有档案学、考古学、博物馆学、文化遗产管理、历史遗产保护、口述历史、影像历史等方面。在中国,公共历史学的应用更为广阔,如启智、明智,普及讲座等的知识传授,影视产品、旅游规划等方面的咨询,等等。 宁波大学钱茂伟: 历史学如何走进公众,是未来新史学要不断努力的。建立一种可以涵盖通俗史学、应用史学、小历史书写、公民写史、口述史学于一体的完整的“公众史学”体系,是一种适应未来公民社会形态的新史学。今日的民史建设,也当从公众历史记录积累开始。人人参与,民史资源自然丰富。未来的史家才可以建构出新的民史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