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郭孔延的“义理史学”思想 “义理史学”,又称“理学化史学”,是以理学为指导思想的一种史学流派。“义理史学”肇端于北宋初期,历南宋、元,迄于明代前期,一直占据主流地位。明中叶以后,博古考信、史学经世等思潮逐渐兴起,但是“义理史学”仍居主流。郭孔延生于万历二年,受此学风熏染,也有着浓厚的“义理史学”思想。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注重褒贬,推崇《纲目》 朱熹是“义理史学”之集大成者,其所撰《通鉴纲目》刻意模仿《春秋》书法,注重褒贬,成为“义理史学”的典范之作。因此,注重褒贬,推崇《纲目》,就成为“义理史学”的一项重要表征。郭孔延十分注重史学的褒贬功能,认为:“史臣论赞,正以寓褒贬,定功罪。”[2](P43)但在传统社会,史权作为一项独立于政治权力之外的终极价值评判,褒贬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其功能效用,而其中的关键又在于史臣之心术,所以郭孔延又提出:“夫褒贬其易言哉!无瑕之口可以戮人,佞人不可执笔。”[2](P13)即认为并非所有史臣都可以行使此项权力。郭孔延将史臣分为君子、小人两类,指出:“君子而史也,是谓无瑕之口,监空衡平,毕照忠佞;小人而史也,是谓佞人之笔,口鸣铎喧,何益理乱,故所系人国非浅细也。”[2](P219)可以看出,郭孔延认为只有君子才能正确发挥史学的褒贬功能。并且,郭孔延还曾明确宣示:“左、马而下,若温公之《通鉴》、朱子之《纲目》,其庶几君子矣。”[2](P43)尤其是朱熹所著《通鉴纲目》,郭氏更是极尽颂扬之能事,认为:“《春秋》惟褒贬严也,故乱贼惧。马迁《史记》,帝纪法《春秋》而亡褒贬;朱子《纲目》,法《春秋》而有褒贬,而惜子玄未之见也。”[2](P13)将《纲目》与《春秋》比肩,视为《春秋》之下的又一圣史。郭孔延对于《纲目》可谓推崇备至,而究其原因,正在于蕴含其中的褒贬精神。 2.重视探讨正统论 正统论所探讨的是王朝政治权力递传秩序的合法性问题,后被引入史学,成为史书编纂的一个重要指导理念。正统论在宋代以前虽然也有学者作过探讨,但尚处于萌发阶段;“义理史学”兴起之后,正统论才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可以说,重视探讨正统论,也是“义理史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郭孔延对正统论也极为重视,在《评释》中多有涉及,兹略举两例。 刘知几在《史通·编次》篇中指斥班固不应于平帝以后全用王莽年号纪事,批评范晔《后汉书》未将刘玄列入本纪。这一观点其实首发于东汉张衡[3](《张衡列传》),刘知几系在其基础上加以申论,此后历代史家便论争不休。郭孔延也曾参与这一问题的讨论,其言曰:“莽弑平帝,在孺子婴改元居摄业已二年,又改初始元而莽始篡。以婴未成君,政由莽出而不纪之,亦当附平末,奈何入莽传中?此班抑子婴之过也。更始诛莽,建元二载,厥功甚巨,而降于赤眉,身死贼手,辱亦不细,《史通》乃谓兄亡弟及,当为作纪,此又子玄扬更始之过也。”[2](P51)正统论折射到纪传体史书中,主要反映在体例处理上,尤其是本纪归属。本纪作为纪传体之纲,藉以为纪年之用,与爵位无关,而后世史家却误将本纪视为帝王专属。因此,本纪的设立便与正统论相结合,本纪之归属即为正统之所在。郭孔延汲汲于辨析孺子婴与刘玄是否该立本纪,正是缘于正统论思想的支配。 本纪归属之外,分裂割据时代主权之系属也为正统论所瞩目的重要内容,其中由《三国志》所引发的魏蜀正统论争尤为引人关注。刘知几主张仿《通史》之例将蜀汉设为“世家”,而郭孔延则认为:“惟益本汉主,而訾为伪蜀,本承统而抑为家,《通史》、《史通》、《通鉴》俱属未通。《纲目》帝蜀,其名始正。”[2](P26)魏蜀正统之争在中国史学史上聚讼不已,帝魏帝蜀,与时势密切相关。郭孔延推尊朱熹,将正统归于蜀,其是非得失暂且不论,但由此即足可看出郭孔延对正统论的重视,并可判定他所持有的“义理史学”思想。 3.重视史论,以严格的伦理标准衡量历史人物 所谓史论,是就历史上的人物以及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件而加以评论③。重视史论,是“义理史学”的又一表征,而明代尤甚。诚如四库馆臣所言:“明代史论至多,大抵皆八比余功,偶检《纲鉴》数纸,即妄以臆说翻案,徒侈游谈。”[4](P755)“这些史论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故作翻案文章,惊世骇俗,哗众取宠;二是借论史大掉八股文书袋,意在文章抑扬顿挫而不在史事是非曲直;三是以更严格的封建伦理标准来衡量历史人物、事件,这一类史论占的比重极大。”[5]郭孔延的史论即属于第三类,注重对历史人物进行道德评判。例如他在评论李延寿所撰《南史》、《北史》时指出:“若李延寿《南》、《北》史,简整明饬,承祚之亚,而文采或过之,温公服膺似矣。第大义未明,诸目未备,不立逆臣传而尔朱荣、尔朱兆、张衡弑主之贼竟尔漏网;不立忠臣传而尉迟迥、王谦、元瑾、荀济勤王之义遂同埋玉。”[2](P19)郭孔延对李延寿大加批判,原因即在于其所设立之类传名目不完备,无法统属历史人物。纪传体中类传的设立,原是为反映不同时代所特有之历史现象,如《党锢列传》、《阉党传》、《流贼传》等。而郭孔延所预设的类传名目,如《逆臣传》、《忠臣传》,却具有浓厚的道德评判色彩,其目的在于依据儒家伦理裁量历史人物。这种滥立传目的观点遭到后世史家的强烈批驳,如钱大昕曾言:“史家之病,在乎多立名目。名目既多,则去取出入必有不得其平者。”[6](P202)邵晋涵也认为:“史以纪实,综其人之颠末,是非得失,灼然自见,多立名目奚为乎!”[7](P574)钱、邵二人反对多设类传,乃是汉学家“实事求是”治学理念的反映,而郭孔延以道德评判为出发点而主张多设类传,正是其“义理史学”思想的折射。 综上所述,郭孔延十分强调史学的褒贬功能,在对《史通》进行评论时,其对象主要指向其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与人物,藉以抒发自己的正统论观点,对历史人物进行道德评判。郭孔延此种倾向,无疑偏离了刘知几“实录史学”的主旨。但对经典文本进行诠释,必然会受到时代学术思潮之影响。郭孔延身处“义理史学”风行之明代中后期,在对《史通》进行评论时透露出浓厚的义理化倾向,正是时代思潮的折射,故不应对其加以苛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