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航海时代拟人化的鱼故事 唐朝刘恂所撰记述岭南异物异事的《岭表录异》中已有关于鳄鱼的记述:“其身土黄色,有四足,修尾。形状如鼍,而举止趫疾。口森锯齿,往往害人。南中鹿多,最惧此物。鹿走崖岸之上,群鳄嗥叫其下,鹿怖惧落崖,多为鳄鱼所得,亦物之相摄伏也。故李太尉德裕贬官潮州,经鳄鱼滩,损坏舟船,平生宝玩、古书图画,一时沉失,遂召舶上昆仑取之。但见鳄鱼极多,不敢辄近,乃是鳄鱼窟宅也。”(34) 《职方外纪》和《坤舆图说》都用相当篇幅介绍了这一令人毛骨悚然的动物。鳄鱼,拉丁学名Crocodylus siamensis,英文名称Siamese crocodile,主要生活在热带到亚热带的河川、湖泊、海岸,而湾鳄则主要生活在海湾或近海。《职方外纪》写道:“名剌瓦而多,长尾坚鳞甲,刃箭不能入,足有利爪,锯牙满口,性甚狞恶,入水食鱼,登陆,人畜无所择,百鱼远近皆避,第其行甚迟,小鱼百种常随之,以避他鱼之吞啖也。其生子初如鹅卵,后渐长以至二丈,每吐涎于地,人畜践之即仆,因就食之。凡物开口皆动下颏,此鱼独动上腭,口中亦无舌,冬月则不食物。人见之却走,必逐而食之;人返逐之,彼亦却走。其目入水则钝,出水极明。见人远则哭之,近则噬之,故西国称假慈悲者为剌瓦而多哭。独有三物能制之:一为仁鱼,盖此鱼通身鳞甲,惟腹下有软处,仁鱼鬐甚利,能刺杀之。一为乙苟满,鼠属也,其大如猫,善以泥涂身令滑,俟此鱼开口,辄入腹啮其五脏而出,又能破坏其卵。一为杂腹兰,香草也。此鱼最喜食蜜,养蜂家四周种杂腹兰即弗敢入。”(35)《坤舆全图》在东半球墨瓦蜡泥加洲画有鳄鱼,《坤舆图说》卷下“异物图说”文字记述为:“利未亚州东北厄日多国产鱼名喇加多。约三丈余,长尾坚鳞甲,刀箭不能入,足有利爪,锯牙满口,性甚狞恶,色黄,口无舌,唯用上腭食物,入水食鱼,登陆每吐涎于地,人畜践之即仆,因就食之。见人远则哭,近则噬。冬月则不食物。睡时尝张口吐气。有兽名‘应能满’,潜入腹内,啮其肺肠则死。‘应能满’大如松鼠,淡黒色,国人多畜之以制焉。”同样的文字还收入《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第150卷“异鱼部”。“厄日多国”,今译埃及。“剌瓦而多”和“喇加多”,都应该是鳄鱼拉丁文Corcodylus不太准确的音译。两书中描述的可能是非洲的尼罗鳄,属于一种爬行动物,由于其像鱼一样在水中嬉戏,故而得名鳄鱼。现存的鳄鱼类共有23种,其性情大都凶猛暴戾。鳄鱼的视觉、听觉都很敏锐,外貌笨拙其实动作十分灵活。在人们心目中,鳄鱼就是“恶鱼”。传说鳄鱼在吃人之前会流下虚伪的眼泪,《职方外纪》所谓“见人远则哭之,近则噬之,故西国称假慈悲者为剌瓦而多哭”中“剌瓦而多哭”,即“鳄鱼的眼泪”,这可能是汉文文献中最早出现的这一西方谚语的汉语译语。两书所述能制服鳄鱼的“乙苟满”“应能满”,可能是一种类似松鼠的动物,虽然体形不大,但身上携带了一种致命病毒,会通过咬啮鳄鱼来传染这种病毒而致鳄鱼死亡。 《职方外纪》记述的“仁鱼”,不仅能杀死残忍的鳄鱼,而且“西书记此鱼尝负一小儿登岸,偶以鬐触伤儿,儿死,鱼不胜悲痛,亦触石死。西国取海豚,尝借仁鱼为招,每呼仁鱼入网,即入,海豚亦与之俱;俟海豚入尽,复呼仁鱼出网,而海豚悉罗矣”(36)。“仁鱼”可能也属于海豚之一种。海豚,拉丁文Delphinus,是体型较小的鲸类,共有约62种。海豚是一种本领超群、聪明伶俐的海中哺乳动物,其大脑是海洋动物中最发达的。关于海豚仁慈的传说早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就有记述,亚氏写道:“于海洋鱼类中许多有关海豚的故实均指陈它本性善良,在太拉(Tarento,今意大利太伦托)与加里亚附近以及其他地方均流传有海豚对于孩童特见亲爱的事迹。故事又说起,一条海豚在加里亚外海受伤而被渔获,一群海豚跟进了港内,尽是守候在那里,直等到渔人们放走了那被捞住的海豚,大群才离去港口。小海豚群后面常跟着有一条大海豚保护着它们。有一回,人们见到一群大大小小的海豚,其中有两条相隔不远,他们由于怜悯,共同扛着一条死了的海豚游泳,免得它下沉而为某些贪暴的鱼类所残食。”(37) 《职方外纪》记有一种名为“斯得白”的大鱼:“长二十五丈,其性最良善,能保护人。或渔人为恶鱼所困,此鱼辄往斗,解渔人之困焉,故彼国法禁人捕之。”(38)这可能也是一种海豚。“海豚救人”的说法历史悠久,它们不但会将溺水者托出水面;遇上鲨鱼袭击人类时,也会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因而古代人已将海豚视为灵性的动物、人类的朋友,《伊索寓言》中就有《狮子和海豚》的故事,古希腊也流传有“海豚救人”的故事(39)。艾儒略所记“斯得白”可能得之他本人的所见或所闻。海豚是基督教象征艺术中最常见的鱼,在基督教动物象征中是象征基督。由于海豚是靠回声定位来判断目标的远近、方向、位置、形状甚至物体的性质,因此据说海豚不仅会营救落水的水手,还会引领迷失航向的船只进入海港。它聪明、热情、友善和救人的品质,使其赢得了“水手之友”的美称。早期基督教徒认为具有这些特征的海豚与基督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性,海豚营救的是绝望之中的溺水者,基督拯救的是精神上触礁落水的灵魂,进而导引教众顺利通过诱惑和迫害,得到最后的拯救(40)。 《职方外纪》《坤舆全图》和《坤舆图说》中关于鱼类的绘像,令深海中所潜藏的动物故事更具说服力。《职方外纪》卷五“海族”中有关于人鱼的描述:“复有海女,上体直是女人,下体则为鱼形,亦以其骨为念珠等物,可止下血。二者(引按,另一指海马的牙齿)皆鱼骨中上品,各国甚贵重之。”“又有极异者为海人,有二种,其一通体皆人,须眉毕具,特手指略相连如凫爪。西海曾捕得之,进于国王,与之言不应,与之饮食不尝。王以为不可狎,复纵之海,转盻视人,鼓掌大笑而去。二百年前,西洋喝兰达地(今译荷兰)曾于海中获一女人,与之食辄食,亦肯为人役使,且活多年,见十字圣架亦能起敬俯伏,但不能言。其一身有肉,皮下垂至地,如衣袍服者然,但著体而生,不可脱卸也。二者俱可登岸,数日不死。但不识其性情,莫测其族类,又不知其在海宅于何所,似人非人,良可怪。”(41)南怀仁《坤舆图说》的“异物图说”中将“海女”称为“西楞”,还分出“男鱼”和“女鱼”,称:“大东海洋产鱼,名西楞。上半身如男女形,下半身则鱼尾。其骨能止血病,女鱼更效。”这段文字还收入《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第150卷“异鱼部”。“西楞”可能是“Helen”的音译,与神话传说中的海伦有关。所谓人鱼一般被认为是传说的水生生物,其样貌通常是上半身为人的躯体或妖怪,下半身是鱼尾。欧洲传说中的人鱼与中国、日本传说中的人鱼,在外形上和性质上是迥然不同的,有时也与“美人鱼”的外形有所分别。1531年有人在波罗的海捕获一条人鱼,并将它送给波兰国王西吉斯蒙德作为礼物,宫廷中所有的人都曾见过,据说人鱼只活了三天。1608年英国航海家亨利·赫德逊曾声称发现了人鱼:“今天早上,我们当中有人从甲板眺望,看见一条人鱼……从肚脐以上,她有女性般的背部和胸部。正当他们说看见她时……她潜入海里,他们看见她的尾巴,像海豚一样的尾巴,长着鲭鱼般的斑点。”(42)或以为是将人鱼与海牛(Manatee)这一大型水栖草食性哺乳动物混为一谈了。海牛可以在淡水或海水中生活,外形呈纺锤形,颇似小鲸,但有短颈,与鲸不同。这些动物都给人鱼的神话故事增添了素材。 美人鱼在中西文化中均有描述,《山海经》是古代叙述海洋人鱼的滥觞,如《山海经·北山经》称人鱼:“又东北二百里,曰龙侯之山,无草木,多金玉。决决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人鱼,其状如K24YC04.jpg鱼,四足,其音如婴儿,食之无痴疾。”郭璞注:“或曰,人鱼即鲵也,似鲇而四足,声如小儿啼,今亦呼鲇为。”按经中所记人鱼凡数十见,如《山海经·海内北经》:“陵[人]鱼人面手足鱼身,在海中。”后谓人鱼“皆为美丽女子”(43),则是神话演变之结果。南怀仁不会不注意到中国古代文献中关于这种“上半身如男女形,下半身则鱼尾”属于变异动物的介绍,与独角兽、长颈鹿一般,都是在强调其少见或是出乎常态知识之物的特点。也许他在《坤舆全图》和《坤舆图说》中真是认为这种人鱼“其骨能止血病,女鱼更效”,试图权变使巧,以西方的“西楞”与中国传说中真假混杂的人鱼叙述相呼应,一方面回应中国传统的解说,一方面又显示出西方对人鱼有更多的科学理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