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史研究方法开拓性和创新性比较突出的有以下路径:开掘民间史料、借鉴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田野)调查法、个案研究与微观研究、社会心理分析—心态史、词语分析法—概念史、文化建构方法等。这些新路径的开拓,反映了社会史在研究方法上突破了传统史学的格局,呈现立体化、多层面、精细化的推进,正在形成具有自身学科特色的理论方法、概念工具和词汇系列,这是社会史学科走向成熟的标志。同时社会史研究也存在碎片化、平面化、浅薄化、过度社会科学化、重复性研究过多、缺少独立理论创新等缺陷。学科发展和时代需求,呼唤中国社会史研究为当今中国社会转型及中国发展道路提供理论创新成果。 关键词:社会史 研究方法 史学理论 方法论 史学创新 自标志着中国社会史学科复兴的中国社会史第一届学术研讨会于1986年召开以来,迄今已经近三十年了。这个新学科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如今已经形成历史学领域的一个重头学科,并且呈现发展最快、最具活力和开拓性的态势,成为史学创新的重要生长点,而理论方法的创新就是推动社会史发展的内在动力。 社会史兴起于改革开放后思想解放和史学创新时期,是从反省旧史学理论方法的缺陷与偏失、借鉴新理论方法进行史学创新而起步的。研究视角的转换与理论方法的创新,形成社会史的突出特点,也是与传统史学及其他专史学科的重要区别,是引导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业内学者对学科理论方法一直抱有高度重视及不断反省的意识,在学科发展的不同时期、各个阶段,都有学者撰写综述或专题文章,讨论反省学科理论方法及动态走向,力求开拓创新。这方面的文章数量不少,本文内容中将作一些引述与评论。其中如2009年常建华等撰写出版的《新时期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1986-2000)》[1]一书,对中国社会史复兴前十五年间的研究作了全面、综合性的评述,其中列有“社会史理论述评”专章,对社会史定义及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的讨论作了系统回顾与评论,有些理论界说已经在业内形成基本共识。 相对于学科理论来说,研究方法更具实践性、操作性和多样性,对于实际的学术研究更具引导意义,因此也更受业内研究者的注意。关于社会史的具体研究方法,上世纪80—90年代社会史初兴时期曾有过比较集中的讨论。1999年,蔡少卿和李良玉曾撰文作过综合归纳,将社会史研究方法归纳为五种:第一,挖掘中国社会史资料;第二,提倡田野调查;第三,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第四,重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第五,注意有机地吸收西方学术理论。[2]这五种社会史研究方法反映了社会史复兴时期学界的一些初步认识,虽然说法不一,有的说法也不够清晰、界说有所不同,但反映了社会史研究方法的一些基本趋向。此后近十余年来,有关社会史研究方法的集中讨论逐渐减少,研究者更多地致力于研究实践以及对一些具体方法的专题讨论,这正反映了社会史研究方法走向成熟和深入,更注重向多元、纵深方向拓展。而研究方法的每一次开拓和创新,往往或引出一个新领域,或开拓一个新路径,有的甚至创出一片新局面。 这三十年间,社会史研究方法一直是学界不断反省、探索的一个重心,众多研究者在研究实践中也不断探索、积累,研究方法日益多元、不断创新,改变了传统史学方法单一、框架类同、千文一面的老面孔,呈现出新路迭出、分支日增、多元发展、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生机盎然的新局面。有些研究者主要沿着一些特定方法深入探索与实践,作出系列成果,研究方法也日益成熟,不断向纵深拓展,从而形成研究特色和专门领域。有些研究者善于吸收新的理论方法,开拓新研究领域或研究视角,形成一些研究热点,推动着研究创新。有的研究者则根据自己的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突显综合性、跨学科研究的优势。在三十年间一些学者不断反省与讨论,众多研究者在研究实践中不断探索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社会史研究中应用比较广泛、特色比较突出的研究方法,这些研究方法的特色及发展演变轨迹,也集中反映了社会史学科发展演变的一些特点,但迄今对此尚缺乏综合性的梳理与分析。有鉴于此,本文尝试以研究方法创新最为明显的中国近代社会史为主要参照,对中国社会史三十年发展中研究方法的探索及形成的一些新路径作一简要梳理与分析,就教于同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