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史家论史 >

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史研究方法的探索(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5 《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 李长莉 参加讨论

    一、开掘民间史料
    历史研究的依据和基础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资料。对史料的收集、考辨、解读与利用是历史学的基本方法。社会史作为史学分支,仍然以此为基本方法,只是收集利用史料的范围和重心,以及解读的视角,与传统史学相比有所不同。
    史料遗存浩如烟海,每一专史或分支学科,因其研究对象和目的而选择利用的基本史料有所不同。以往以政治和精英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历史研究,由于关注重心在社会上层,因而比较注重利用官方档案、文书以及精英人物的文字遗存等来自“上方”的史料,而社会史由于研究视角转向社会与民众,研究重心下移,因而更加注重反映社会“下方”的史料,即所谓“目光向下”。因此,社会史研究方法的创新首先表现在基本史料范围的开拓与重心转换上,即大力开掘利用以往被忽视的民间史料。如报纸在传统近代史研究中不受重视,认为只是记载社会新闻、奇闻琐事等二手资料,即使是关于重大政治事件的内容,也往往是风闻传言、街谈巷议及臆测妄评之类,多不是重大事件亲历者的真实记录,因此其史料价值远不如档案类的第一手资料。而从社会史研究实践可以看到,不仅报纸被作为最贴近社会和民众生活的资料受到重视,其他大量反映民间声音或出自民间的史料都被纳入到可资利用的史料范围,如日记、笔记、家谱族谱、书信、账本、契约、大众读物、歌词唱本、通俗小说等,甚至不再局限于文本史料,而扩大到碑刻、图像、照片、建筑、器物、戏曲、口述资料等非文本资料。一些传统史料如官方档案、文书、人物文集等资料,社会史研究者也更多关注其中有关社会和民众的内容,如司法诉讼档案中所反映的民间生活状况,官方档案中反映的社会灾荒、动乱、民众生活等内容,人物日记、笔记中反映的社会生活等内容。
    这一点在近代社会史领域表现更为明显。由于近代史距今时代较近,史料遗存数量巨大、种类繁多,民间资料更是蕴藏丰富、分布广泛,为近代社会史研究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史料储备。以往一些传统史学研究不屑一顾的民间记述,成为社会史研究者利用的主体史料。特别是近十余年来,伴随着社会史研究的兴旺发展,反映中国近代社会与民众的大批史料被整理出版,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海内外陆续开放大批历史资料网站及资料库,大批近代报刊、方志、族谱、笔记、日记、档案等被电子化,为社会史研究者提供了海量史料。这些记录历史上社会状况原生态、展示民众生活实况的鲜活资料,为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资源,也极大地拓展了研究空间。这种基本研究史料的转换,对应着社会史研究内容的转换,使得社会史研究成果的面貌也与传统史学迥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