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史家论史 >

句容茅山的兴起与南朝社会(4)

http://www.newdu.com 2017-09-05 《历史研究》2014年3期 魏斌 参加讨论

    三、茅山道馆的兴起及其信仰图景
    东晋兴宁年间出现的新茅君传记,构建了一个想象中的茅山圣地。不过,据《真经始末》所云,杨、许降神时书写的上清文献,自太元元年许谧去世一直到义熙初年,约30年间,仅在句容、剡县等地小范围流传,读者不多。(69)这就提出一个问题:真人之诰和传记中对三茅君和茅山圣地的“塑造”,影响力究竟如何呢?
    《真诰》卷13《稽神枢第三》“许长史今所营屋宅”条陶弘景注云:
    长史宅自湮毁之后,无人的知处。至宋初,长沙景王檀太妃供养道士姓陈,为立道士廨于雷平西北,即是今北廨也。后又有句容山其王文清,后为此廨主,见《传记》,知许昔于此立宅。因博访耆宿。至大明七年,有术虚老公徐偶,云其先祖伏事许长史……于时草莱芜没,王即芟除寻觅,果得砖井,[上](土)已欲满,仍掘治,更加甓累。今有好水,水色小白,或是所云似凤门外水味也。王文清是句容人,他所读的“传记”,就是杨、许降神时出现的新茅君传。上引最后一句“似风门外水味”云云,亦见于《真诰》卷11《稽神枢第一》,据定录君诰示,正是“传记”中的内容。王文清读“传记”并寻访许长史旧宅,是在刘宋大明年间。(70)从他的寻访活动可以获知,新茅君传记所构建的茅山圣地图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影响力是很有限的。(71)随着许谧父子先后去世,他们的雷平山馆久已荒废,不为人所知。王文清在刘宋中期进行的寻访活动,带有“再发现”的意味。分析起来,这种“再发现”有几个潜在的条件:其一,刘宋初期雷平山建造由长沙景王檀太妃供养的道馆,馆中的山居道士成为茅山信仰资源的寻访者;其二,新茅君传记和真人之诰在茅山道士间流传,成为寻访时的文本指南;其三,茅山周边父老的口承记忆。这些在王文清的寻访经历中都可以看到。
    茅山信仰资源的“再发现”,出现于刘宋以后,似非偶然。学者已经指出,山中道馆的兴起,正是刘宋以后道教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72)具体到茅山而言,义熙年间(405—418)开始,杨、许手书的上清经逐渐传开,特别是经由王灵期的“造制”,影响日渐广泛,“举世崇奉”。到了梁初,已是“京师及江东数郡,略无人不有”。(73)可以想见,随着义熙以后上清经的传布,以三茅君和杨、许活动为中心的茅山信仰资源,也必然会日渐受人关注。值得一提的是,刘宋时期裴骃撰著《史记集解》时,即曾引用《太原(元)真人茅盈内纪》,(74)表明其时知识界对于新茅君传已不陌生。
    茅山道馆开始增多,亦始于刘宋时期。前面提到,刘宋初期长沙景王檀太妃为其供养的陈姓道士在雷平山西北建立“道士廨”,大明年间王文清曾继任廨主。此廨及“左右空地”后来由梁武帝敕买,为陶弘景建朱阳馆。(75)山南大洞口附近,有刘宋初期广州刺史陆徽供养的徐姓女道士,弟子相承居此。刘宋元徽年间,“有数男人复来其前而居”,南齐初年王文清奉敕在此立馆,“号为崇元,开置堂宇厢廊,殊为方副。常有七八道士,皆资俸力。自二十许年,远近男女互来依约,周流数里,廨舍十余坊”。(76)另据《道学传》记载,萧道成“革命”之际,“访求道逸”,于茅山造馆,建元二年(480)敕请义兴人蒋负刍于宗阳馆行道,又敕晋陵人薛彪之为茅山金陵馆主;永明十年(492)陶弘景在中茅岭创建华阳馆;建武三年(496),薛彪之启敕于大茅山东岭立洞天馆;(77)天监三年梁武帝为许灵真敕立嗣真馆。(78)这些道馆多由皇室敕建或大族供养,与建康权力中心联系密切。(79)
    据上述材料判断,茅山道馆兴起于刘宋,走向全盛则是在齐梁之际。这一点在前文所引的许长史碑、三茅君碑题名中也得到印证。其中,许长史碑阴罗列了“王侯朝士刺史二千石过去见在受经法者”即曾支持过上清派活动的皇帝、朝臣名单,南齐有十三人,梁代有七人,包括三位皇帝(齐世祖武皇帝、太宗明皇帝、梁武皇帝)及萧遥光、萧伟、沈约、吕僧珍等朝臣。三茅君碑阴有曲阿陈师度、刘僧明分任馆主的兴齐馆、齐乡馆,兰陵鞠遂任馆主的帝乡馆,从馆名来看,这几所道馆可能与齐梁皇室有关。
    这些敕建或大族供养的道馆并非纯粹支持个人修道。《道学传》“蒋负刍”条说:“负刍又于许长史旧宅立陪真馆,应接劬劳,乃以馆事付第二息弘素,专修上法也。”(80)周子良于天监十四年“从移朱阳,师后别居东山,便专住西馆,掌理外任,迎接道俗,莫不爱敬”。(81)这些需要接见道俗的“劬劳”馆务,都包括哪些内容呢?其一是斋事。天监十四年八月九日,王法明在中堂“为皇家涂炭斋”,周子良亦参加;(82)同年五月十八日,周子良与其舅徐普明在中堂“为谢家大斋,三日竟散斋”。(83)这些斋事主要为皇室、大族所做,很费精力,《太极真人敷灵宝斋戒威仪诸经要诀》引“抱朴子曰”:“洪意谓大斋日数多者,或是贵人,或是道士,体素羸劣,不堪旦夕六时礼拜。愚欲昼三时烧香礼拜,夜可阙也。”(84)此外,梁武帝即位后曾命陶弘景炼丹,弘景并不情愿,却又不得不奉旨在积金岭东建立炼丹之所。(85)天监十四年天旱,“国主忧民乃至”,“诸道士恒章奏”,陶弘景也曾与周子良一起上章祈雨。(86)除了这些宗教活动,有时还要应对世俗杂务。句容发现的天监十五年石井栏铭文云:“皇帝愍商旅之渴乏,乃诏茅山道士□永若作井及亭十五口。”(87)句容茅山邻近建康通往三吴的交通要道破冈渎,行旅众多,茅山道士奉皇帝诏令朝廷建作井亭,正是宗教活动以外的俗务。
    与茅山中道馆和宗教人口的增多有关,朝廷还专门在茅山中设立了负责治安的“逻”,《梁书》卷1《武帝纪上》记天监元年三月:
    延陵县华阳逻主戴车牒称云:“十二月乙酉,甘露降茅山,弥漫数里。正月己酉,逻将潘道盖于山石穴中得毛龟一。二月辛酉,逻将徐灵符又于山东见白麞一。丙寅平旦,山上云雾四合,须臾有玄黄之色,状如龙形,长十余丈,乍隐乍显,久乃从西北升天。”天监元年三月萧衍尚未称帝,可知华阳逻南齐时已经设立。凑巧的是,逻将潘道盖也出现于天监十七年陶弘景所撰井栏记,称其为“湖孰潘逻”。(88)华阳逻可能设在陶弘景居住过的华阳馆附近,《真诰》卷11《稽神枢第一》记积金峰宜建静舍,陶弘景注云:“今正对逻前小近下复有一穴,涌泉特奇。大水干旱,未尝增减,色小白而甘美柔弱,灌注无穷。”这个逻应当就是华阳逻。此外,三茅君碑题名中有一位“宗元逻主吴郡陆僧回”。宗元逻可能与杨超远曾任馆主的宗元馆有关,(89)具体位置则不详。逻主要负责治安。为何要在茅山中设立逻呢?想来有两方面的考虑:其一当然是保障山中道馆的安全;(90)其二也可以管理、监视山中道馆的活动。(91)茅山道馆并非纯粹的世外修道之地。
    根据这些迹象推断,齐梁时代的茅山实际上具有皇家、大族修道场所的意味。山中道士受到皇室、大族的供养,为皇室、大族做斋祈福,也成为他们的“劬劳”馆务。问题是,为何皇室、大族如此重视茅山?《三洞珠囊》卷2《敕追召道士品》引《道学传》称:“齐明帝践祚,恐幽祇未协,固请隐居诣诸名岳,望秩展敬。”(92)这里说“恐幽祇未协”,礼请道士们“望秩展敬”,可以理解为山中敕建、供养性道馆兴起的原因。
    不过,上引《道学传》也提到,可以“望秩展敬”的名山很多,为何茅山会成为最重要的道教“圣地”?显然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这需要联系到三茅君的信仰吸引力。东晋中期构建的三茅君传记中,兄弟三人分别被授予仙职,大茅君是“太元真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中茅君是“地真上仙定录神君”,小茅君为“司三官保命仙君”。(93)据天皇太帝敕授玉册文,其职责分别是:(1)司命君:“总括东岳。又加司命之主,以领录图籍。”(2)定录君:“兼统地真,使保举有道。”(3)保命君:“总括岱宗,领死记生。”(94)其中,司命君地位最高,“监泰山之众真,总括吴越之万神”,(95)实际上是吴越地仙和泰山鬼府的总领;定录君“兼统地真”,保命君“总治酆岱”,(96)在茅山各有“宫室”和“府曹”,“神灵往来,相推校生死,如地上之官家”,是司命君职责的具体实施者。(97)在他们的管理下,茅山成为一处“为仙真度世及种民者”通往长生度厄之路的“治所”。(98)
    明白了这一点,再联系到上引“恐幽祇未协”一句,就会对茅山道馆为何在宋齐梁三朝走向兴盛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敕建和供养道馆的皇室、大族,与普通民众一样,最关心的无非也是生死问题,(99)而三茅君正是最直接的管理者。附着在三茅君身上的这种信仰想象力,使其一旦得到某种助力,就会显示出旺盛的信仰活力。
    这让人联想到宋、齐、梁三朝统治者的出身。刘裕为彭城县绥舆里人(侨置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萧道成、萧衍为南兰陵郡兰陵县中都里人(侨置于晋陵郡武进县东城里),(100)均位于茅山东北的邻近地区,是过江侨民的集中地。三茅君碑题名中,晋陵郡、南兰陵等也正是人数最多的地区之一。这一地区侨民的信仰状况,《冥祥记》提供了一个具体事例。故事主角是刘宋元嘉年间居于晋陵东路城村的刘龄:
    元嘉九年三月二十七日,父暴病亡。巫祝并云:家当更有三人丧亡。邻家有道士祭酒,姓魏名叵,常为章符,诳化村里。语龄曰:君家衰祸未已,由奉胡神故也。若事大道,必蒙福祐。不改意者,将来灭门。龄遂亟延祭酒,罢不奉法。……像于中夜又放光赫然。时诸祭酒有二十许人,亦有惧畏灵验密委去者。叵等师徒犹盛意不止。被发禹步,执持刀索,云:斥佛还胡国,不得留中夏为民害也。(101)这是一则佛教立场上的叙事,反映出各种信仰势力在晋陵东路城村的紧张关系。当地祭酒有20人左右,足见道教信仰之盛行。与此相关,南东海郡郯县也有道教与民间信仰的冲突:“郯县西乡有杨郎庙。县有一人,先事之,后就祭酒侯褚求入大道,遇谯郡楼无陇诣褚,共至祠舍,烧神坐器服。”(102)楼无陇是原籍谯郡的侨民。在这则记事中,“求入大道”者最终受到杨郎神的惩罚,其叙述立场明显倾向于民间神庙。而抛开两则故事的叙述立场不论,京口、晋陵侨民中道教信仰显然是极为普遍的。(103)可以想见,随着刘宋以后京口、晋陵侨民政治地位的上升,道教活动会获得相当的“助力”。这或许是茅山道馆与宋、齐、梁三朝皇室关系密切的原因。
    不过,从《冥祥记》的故事来看,侨民对于“大道”的认识和理解,大概只是停留在“神不饮食”、“师不受钱”、符章解厄等层面,(104)至于上清派的存思升仙之法,很难说是否流行。不仅如此,侨民对“大道”的信仰也并不纯粹。上述两则记事就出现了巫祝、神庙、佛教等多种信仰势力。此外,侨居于晋陵南沙县的临淮射阳人王敬则,其母是女巫,敬则却“诣道士卜”,还曾在暨阳县神庙“引神为誓”,(105)信仰十分多元。事实上,尽管南朝时期天师道在经义中对民间巫道曾多有批判,(106)但落实到日常信仰层面,民众是很难将其截然分开的。永嘉乱后南渡隐居茅山的博昌人任敦曾感叹说:“众人虽云慕善,皆外好耳,未见真心可与断金者。”(107)这一感叹应当就是鉴于民众的多元信仰心态。
    任敦的感叹中隐含着理解齐梁时代茅山道教世界的重要线索。从齐明帝“恐幽祇未协”,梁武帝即位后“犹自上章”、(108)命陶弘景炼丹,还有皇家涂炭斋、谢家大斋的记载来看,齐梁皇室、大族供养茅山道馆的目的,是比较实际的。这也让人想起陶弘景对南洞口附近道士们的批评,即所谓“学上道者甚寡,不过修灵宝斋及章符而已”。
    陶弘景批评中,最值得玩味是“不过”一词。他显然是认为,修道者有两个层次,较低的层次是“不过修灵宝斋及章符”,较高的则是“上道”。但“上道”与“灵宝斋及章符”并非对立关系,修“上道”者同时也会“修灵宝斋及章符”。如南岳夫人魏华存“为女官祭酒,故犹以章符示迹”。(109)陶弘景道团同样如此,王法明曾为皇家涂炭斋,周子良和徐普明曾为谢家做大斋。周子良姨母“常修服诸符,恒令为书”;又曾命周子良、潘渊文曾共作条疏辞牒为陶弘景上章。(110)另外前面提到,天监十四年干旱,“诸道士恒章奏,永无云气”,陶弘景和周子良亦共作章奏祈雨。陶弘景所编《登真隐诀》中也有关于章符的专门记述。(111)由此来看,斋法、章符是齐梁时代茅山道馆共有的道法活动。
    明确了这一点,就可以回答前文提出的问题:为何三茅君碑和许长史碑题名有明显差异?许长史碑全部是上清弟子,三茅君碑则包括天师后裔、三洞法师、上清道士等多种身份。这种差异显示出以陶弘景为核心的上清道团与茅山道教的关系。齐梁时代的茅山“诸馆”,可能有一些共有的道法活动,陶弘景提到的“灵宝斋及章符”,可以理解为是对这些道法活动的一个概括。上清道团的修道方式则超越于此,更注重存思诵读的上清“大道”,成为与其他道士的区别。(112)以往的道教史研究特别注重上清、灵宝、天师等道派分野,成果令人瞩目,但对于道教的日常图景而言,“异”虽然重要,“同”也是不能忽视的。(113)毕竟,日常性的民众信仰实践,主要还是斋法、章符等道法活动。
    三茅君碑立碑地点的疑问也自然而解。南洞口虽然被陶弘景批评为“秽炁”之地,但大茅山本是大茅君的洞府所在,尤其以山顶和山南洞口最为“神圣”。其中,山顶“每吉日,远近道士咸登上,烧香礼拜”,许谧亦曾“操身诣大茅之端,乞特见采录,使目接温颜,耳聆玉音”。而山南大洞口“大开”,更便于寻访参拜。山南还有被称作南便门的小洞口,“亦以石填穴口,但精斋向心于司命。又常以二日登山,延迎请祝,自然得见吾也”。在这几处适合立碑的大茅山“圣地”之中,山顶登临不便,“无复草木,累石为小坛。昔经有小瓦屋,为风所倒”,南便门“小穴甚多,难卒分别”,均远不如洞口大开,“有好流水而多石,小出下便平”且道馆密集的大洞口附近合适。(114)
    从性质上来说,南朝时代的茅山,是“为仙真度世及种民者”共同的圣地,并不仅仅是上清道士的舞台。其中,“为仙真度世”者包含了多种修道团体,“种民”则是向善民众,(115)二者亦即每年三月十八日登山集会的“道俗”。三茅君虽然是上清系道士构建出来的神仙,其在齐梁时代的信仰活力,却是与一般“道俗”的信仰实践密不可分的。天监四年陶弘景祈雨上章时提到,希望三茅君显灵降雨,如此则“白鹄之咏,复兴于今”。这种心态正是理解三茅君信仰的关键。概括言之,三茅君之所以能得到茅山周边“道俗”的隆重崇拜,一方面得益于其佑护新乡土的“土著化的神仙侨民”身份;另一方面,他们主管着学道者的升仙之路和民众生死问题,这正是南朝“道俗”最关心的问题。
    由此也让人对立碑时间产生一些推测。如所周知,梁武帝即位初年仍崇重道法,天监四年以后则日渐倾向于佛教,并“博采经教,撰立戒品”,于天监十八年四月八日“发弘誓心,受菩萨戒”,大赦天下,成为“皇帝菩萨”。(116)在佛教日益隆盛的格局之下,道教的前景不容乐观。隋费长房撰《历代三宝纪》卷3称天监十六年六月“废省诸州道士馆”,(117)虽然此事的真实性尚无法确认,但佛长道消的趋势是很明显的。普通三年即梁武帝受戒三年之后,道士正主持在“圣地”茅山建立三茅君碑,详细刻写天皇太帝授三茅君的九锡玉册文、三茅君小传和茅君事迹,碑阴题刻90余位“齐梁诸馆高道”和信众,差不多同时又在许长史碑阴补刻“王侯朝士二千石过去见在受经法者”名单,这种浓重的信仰总结和纪念意味,或许可以理解为道教徒在佛教隆盛的“压迫”形势下作出的应对之举。(118)张绎所撰碑文中的“念至德之日道,惧传芳之消歇”云云,可能是有意有所指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