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维创造活动与历史规律 劳动实践活动是唯物史观的基础,正因为如此,被恩格斯称作唯物史观“起源”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前两条,集中阐述了马克思的实践思想。第一条首先批评了旧唯物主义,紧接着又批评了唯心主义。前者看不到人的能动性,后者看不到人的能动性要以世界的物质性为前提,即人的受动性。它们的共同错误是不懂得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实践活动是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结合。马克思强调人的能动性,是对唯心主义合理因素的肯定。作为唯物主义者,肯定唯心主义因素必须与唯物主义原则相一致,马克思如何做到这一点?第二条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就是马克思的回答。人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提出各种各样的实践方案,并依靠意志的力量把它们付诸实践,改造世界,这体现了唯心主义因素的积极作用。如果只讲到这里,马克思就是唯心主义者。《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二条强调思维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证明自己的现实性和力量,就是说,只有取得了实践的成功,思维才能证明自己具有真理性,即与客观存在及其规律一致,才具有现实性和力量,可以改造世界。充分肯定唯心主义因素的积极作用与唯物主义原则立场由此得到统一。 这两条构成马克思完整的实践思想。实践是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结合。能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通过思维设计实践方案和借助意志的力量把方案付诸行动。受动性也表现在两个方面:实践活动的主体、客体以及作为中介的工具是物质的;人的能动性,人的思维活动和意志,只有实践活动取得成功从而证明实践方案与物质存在及其规律一致之后,才能被确认是现实的,具有改变环境的力量,而不是胡思乱想。于是,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实践活动是这样一个过程:从现有的客观条件出发,人充分发挥思维的创造性,构想出自己有意改造的客观存在的“应有”状态,制定通过改造它使“应有”变为“现有”的方案;借助意志的力量把方案付诸实际行动;实践活动的结果,对于思维的创造是否与客观存在及其规律一致做出判定。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前两条为第三条奠定理论基础。第三条: 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马克思首先批评旧唯物主义者的历史观未能跳出唯心史观的泥淖,接着提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里所说的正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高度概括:人改变环境,被改变了的环境改变人。这充分说明,马克思理解的唯物史观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是环境(自然界和社会)与人在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相互作用协同进化,也即他的“大唯物史观”。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是马克思用人的实践活动对自然、社会、人自身加以解释,即对他的大唯物史观的说明。前面已经指出,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包含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前两条之中,他的实践思想既强调人的能动性,也强调人的受动性,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积极因素的结合。如果用马克思的上述思想照观历史学研究,我们会看到许多以往看不到的东西,其中最重要的是思维创造活动的巨大历史意义。 对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二条,人们通常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一角度理解,这是正确的,但不完整。马克思说人应当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其中“思维的真理性”是指思维与存在的一致,“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如何理解,需要讨论。毫无疑问,有真理性的思维才有现实性,才是一种能够改造世界的力量,但是马克思专门提出“现实性和力量”,说明他除了关心思维对实践活动的设计是否与客观存在一致以外,还特别关注实践活动能否事实上使客观世界得到改造。进一步看,这表明马克思的出发点不仅仅是认识论,而且也是从历史观的角度讨论这个问题的。他不仅关心思维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存在,也关心思维的创造,关心它是否有“现实性和力量”,能否实际地改造环境。他的大唯物史观基本思想是“人改变环境,被改变了的环境改变人”,人的实践活动是否具有改变环境(即客观世界)的力量、能力,当然至关重要。这样一来,思维的创造便成为马克思唯物史观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历史成为人不断进行思维创造并不断对这一创造的结果加以实践与验证的过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