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现代史 >

英国对美国战时核项目开启的推动性影响(8)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 耿志 参加讨论

    ①曼哈顿工程,正式名称为曼哈顿工程区(Manhattan Engineer District),是美国秘密研制原子弹的工程代号,前身为1942年6月17日批准成立的“替代材料研发工程”(Development of Substitute Materials Project),没有特定的地理范围限制,因工程总部一度设在纽约曼哈顿百老汇而于同年8月13日更名为曼哈顿工程。1943年8月19日英美《魁北克协定》签署之后,英国(一些法国科学家属于英国团队)和加拿大参与到这项工程之中。《史密斯报告》,因其主要撰写人是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系主任、曼哈顿工程的参与者亨利·史密斯(Henry Smyth)而得名,正式名称为《核炸弹: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为军事目的利用原子能的方法发展的总的报告,1940-1945》(Nuclear Bombs:A General Accou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Methods of Using Nuclear Energy for Military Purposes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1940-1945.)。该报告依照1944年4月曼哈顿工程主管莱斯利·格罗夫斯少将(Leslie R.Groves)的指示开始撰写,内容所涉及的技术信息皆为非密级的信息,1945年7月完成。同年9月初,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最早以专著的形式出版发行,书名为《用于军事目的的原子能:关于原子弹制造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概述》(Atomic Energy for Military Purposes:A General Account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chnical Development That Went into the Making of Atomic Bombs.),内容也做了些许改动。以后有多个版本,被翻译成四十多种语言文字。由于英国科学家对最初版本中关于他们的贡献提之甚少而感到不满,从1945年11月起的版本以附录的形式增添了艾德礼政府8月6日就原子弹发表的政府声明以及加拿大政府的简短说明。艾德礼政府的声明实际有一个内容更长的版本,主要是前首相丘吉尔和英国原子弹项目管理机构“管合金局”(Directorate of Tube Alloys)的秘书长迈克尔·佩林(Michael Perrin)所写,但其40页的小册子无法同《史密斯报告》260页的专著相比,因此影响也十分有限。
    ②代表性的成果有Michael Amrine.The Great Decision: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Atomic Bomb.New York:G.P.Putnam's Sons,1959; Richard G.Hewlett and Oscar E.Anderson.A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Atomic Energy Commission:The New World.Pennsylvania: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62; Bruce C.Reed.The History and Science of the Manhattan Project.Berlin:Springer-Verlag,2014.
    ③代表性的成果有:Margaret Gowing.Britain and Atomic Energy,1939-1945.London:Macmillan,1964; Ferenc M.Szasz.British Scientists and the Manhattan Project:The Los Alamos Years.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92; Septimus H.Paul.Nuclear Rivals:Anglo-American Atomic Relations,1941—1952.Columbus: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2000.
    ④Paul Kesaris.Manhattan Project:Official History and Documents.Reel 10,Part 16:Diplomatic History of the Manhattan Project.Washington D.C.:University Publication of America,1977,pp.44~45.
    ⑤Margaret Gowing.Britain and Atomic Energy,1939-1945 p.117.
    ⑥国内史学界并无关于“曼哈顿工程”或英美核合作关系史的专著成果,代表性的论文有:耿志:《二战期间和战后初期的英美核合作》,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2期;孙健:《论二战时期的英美核合作与英美核关系发展》,载《学理论》2009年第13期;陈蓓:《从英美第一次核合作看英美特殊关系》,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金飞:《从战时联盟到冷战联盟:1940-1958年美英核合作探析》,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⑦1941年6月28日,由布什负责的国防研究委员会(the National Defense Research Committee)与医学研究委员会(the Committee on Medical Research)合并而成。布什任主席,直接对总统负责。副主席为哈佛大学校长詹姆斯·科南特(James Conant),负责原来的国防研究委员会以及具体研制原子弹的S—1部门。
    ⑧又译为齐拉或西拉德,1898年出生在布加勒斯特。1922年在柏林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在德国威廉皇帝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1924年在其导师劳厄的理论物理研究所担任助手和无薪讲师,与爱因斯坦成为同事和好友。1933年3月底逃离德国,9月抵达英国,倡导建立学者救助委员会(Academic Assistance Council)。由于一直未取得理想且固定的职位,1938年1月移居美国,1943年成为美国公民。齐拉特被认为是“不安分的”且最具独特预见性的科学家,尤其是政治预见性,是他最早向英国和美国政府呼吁应重视核能的潜在利用价值,尤其在美国政府决定研制原子弹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这个角度被一些人誉为“原子弹之父”。
    ⑨George McJimsey.Documentary History of the Franklin D.Roosevelt Presidency.vol.43:The Atomic Bomb,Development and Diplomacy.Lexis Nexis,2009.Document 3,pp.5~6:Spencer R.Weart and Gertrud W.Szilard.Leo Szilard:His Version of the Facts,Selected Recollections and Correspondence.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1978.Document 35,pp.94~96.
    ⑩George McJimsey.Documentary History of the Franklin D.Roosevelt Presidency.vol.43,Document 41,pp.96~98; Vannevar Bush.Pieces of the Action.New York:William Morrow & Company,INC.,1970,pp.32~33.国防研究委员会下辖5个部门(Division),共34个小组(Section)。铀咨询委员会主席为美国国家标准局局长莱曼·布里格斯(Lyman J.Briggs);1941年6月科学研究与发展局成立后,铀咨询委员会被改称为S—1小组。1942年5月23日,S—1改组为S—1执行委员会,科南特任执行委员会主席,直接对布什负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