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国史 >

中美会谈与越美和谈——兼论越南战争期间的中美越三角关系(1971—1972)(5)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共党史研究》(京)20 邵笑 参加讨论

    在因黎德寿无法出席11月20日的会议而导致美越秘密谈判再度中断之后,中方也并未因此指责北越,而是继续表达友善态度。借范文同于11月20日至27日访华之机,中方“给予破格、热烈、隆重的接待”(40)。范文同通报了巴黎谈判情况,要求中国继续支持其抗美战争,并着重帮助解决运输问题。周恩来则通报了基辛格关于美国对越谈判的基本方针。(41)25日,中越双方签署联合公报,中方重申:“支持越南人民和印度支那三国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不可动摇的既定方针,是中国人民不可推诿的国际主义责任。”“为了支持越南人民和印度支那各国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中国人民早已做好了各种准备,甚至不惜承担最大的民族牺牲。”公报还支持北越的两个基本要求,即美国停止越南战争并抛弃南越政府。(42)
    尽管如此,在越美和谈与中美缓和问题上,中国领导人仍然坚持既有的务实立场。根据越方资料,在范文同访华期间,周恩来对他说:“越南应该利用这个机会首先解决美国军队的撤离问题,并且应该考虑解决战俘问题。推翻西贡傀儡政府是一个长期问题。”(43)这仍然是中方试图说服北越同意美国的条件。在11月22日与毛泽东的会谈中,范文同要求中国政府取消尼克松的访华计划,遭到毛泽东的拒绝(44)。北京的这种态度引起北越的不满。在中方就越美和谈明确表态的情况下,范文同反而在与周恩来的会谈中表示:“我们要坚决打到底,打得美国撤走,打得伪政权垮台,实现胡主席的遗嘱,不辜负毛主席的希望和中国人民的支持和援助。”(45)
    黎德寿的“生病”对巴黎谈判造成恶劣影响。北越对中美缓和心存疑虑,并利用谈判作为发动1972年攻势的掩护,在谈判问题上已经缺乏诚意。美国也不愿意主动让步。从此时起到1972年5月1日,美国和北越再没有举行任何秘密谈判。而且,原本正常的四方会谈也受到影响。12月15日,美国发出照会,指责北越将巴黎谈判拖入僵局,建议延迟第139次四方会议到12月23日,然后又延迟到12月30日。作为对北越不妥协态度的一种反击和报复,1972年1月25日,对北越的军事集结已有察觉的尼克松出人意料地公开了自1969年起开始的北越与美国的秘密谈判。尼克松指责北越反对美国所有的建议,要求推翻阮文绍,利用秘密谈判发动公开进攻,中断秘密谈判,不回复美国的八点建议,并升级军事进攻等。对于尼克松的演讲,中方很生气,周恩来指责美国想把中国纠缠到越南问题中去。对此,基辛格反而觉得很得意:“我们本来希望中国会对河内施加压力。但是既然北京采取不卷入的姿态,我们也很满意。”(46)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尼克松的中国之行。
    1972年2月21日中午,尼克松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的访问。下飞机后,尼克松主动与周恩来握手。当天下午,毛泽东接见尼克松、基辛格等人。在回答尼克松的提问时,毛泽东说:“来自美国方面的侵略,或者来自中国方面的侵略,这个问题比较小,也可以说不是大问题,因为现在不存在我们两个国家互相打仗的问题。你们想撤一部分兵回国,我们的兵也不出国。”(47)这让尼克松、基辛格大松一口气。因为在他们看来,这除了说明苏联是毛泽东在安全方面的主要担心对象之外,同时还是一个保证,“这个保证消除了美国两届政府的噩梦:害怕中国会武装干涉印度支那”(48)。
    在22日的会谈中,周恩来明确表示,在印度支那问题上,“只有印度支那人民他们自己有权说与你们谈判。但是印度支那地区对我们而言是重要的,我们应该有权在这一问题上发出我们的声音。而且我们有义务给予印度支那人民援助和支持”。周恩来又强调:“我们没有资格在会谈中解决越南问题。”其言下之意是,中国可以与美国谈印支问题,但中国不能单独与美国解决印支问题。在周恩来的询问下,尼克松表示会撤走所有美国人,不留下任何“尾巴”,同时对北越坚持解决政治问题而感到失望。尼克松表示,阮文绍可以事先辞职,但美国不能颠覆南越政府。周恩来对美国为什么不肯放弃阮文绍表示不解,他说:“他(吴庭艳——引者注)和他的兄弟见上帝了。这些家伙不可靠。如果美国真的想在世界树立一个好形象,那么你就不需要这些所谓的好朋友。”周恩来再次重复毛泽东在21日作出的不出兵干涉印度支那的保证。“如果印度支那的战争继续,当然,我们会继续我们对他们的援助,因为我们说话算数,但是我们不会卷入其中,当然,除非你们攻击我们。”(49)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