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丝绸、茶叶、棉花:中国外贸商品的历史性易代(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 郭卫东 参加讨论

    西商来华,使得中外商人在丝绸贸易上既有合作,也有摩擦。1735年,英船就与中国商人发生冲突,英方最初认为中方索价太贵,中方解释“这是由于生丝市价高涨至每担银180两”,故交货价也必定水涨船高,中方同时保证“在重量、色泽及质量”上会有严格限定,在此条件下,英商同意提价,于是将订单分别交由10名中国商人承办,并要求每位华商都要本人签订合同,如有违反,英方将向中国官府申诉。但第一批样品送来时,经检查,发现重量不足,色泽和质量也差。中国商人争辩,交货是由合同价格决定,这样的钱只能购买这样的货。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从1735年9月1日拖到11月11日,英国大班让“通事”(中国翻译)投诉于当时代理粤海关监督的两广总督,被通事拒绝。英国大班只得自行前往,并企图违规擅入广州城门,被清朝军官劝阻,要英人返回商馆,答应安排谒见。翌日,却未做见面安排,英商于是集结城门口,两广总督派出书吏接受投诉。该办事员对英商软硬兼施,一面进行安抚,同时警告今后“不得再以这样的琐事打扰”。广东官府也对中方商人施加压力,最后,将价格“减少了约四分之一”。这样的处理,转引致中方商人的不满,一度拒绝交易,中英商人“之间关于丝织品问题的争执,引起这样大的骚动,以致没有一个商人愿意谈任何生意,除非等这件事解决后”。④ 
    因丝织品为历史久远的出口大宗,中国历朝对其制定有林林总总的关税章程,立项繁多,规矩细致。1735年厦门海关对丝织品征收的关税是:花缎与光缎每尺征银8分,高哥纶(Gorgoroon)与绸缎每尺征银2钱,丝帕每尺征银6分,披肩丝每尺征银3分,生丝每担征银1两2钱(每担除皮重3%);而南京布每尺征银6厘。此间广州出口的丝织花色品种有:缎、绸缎、小枝花纹绸缎、高哥纶、高哥纶条纹花纹、花缎、薄绸、花纹、宝丝花纹、条纹花纹、丝帕等。⑤说明那个时间出口西方的丝绸品类是很多的,因为穿用舒适光鲜亮丽,而千年不衰地受到外人欢迎。这些宽幅大面相对规制的原料大多运去需要再加工剪裁,以量体裁衣地制作外人的衣被。 
    海道开通后的丝绸贸易转由西人为运送主角,流向愈发无远弗届,在旧有的丝路外,更新了若干新卖区。在亚洲方向,自1557年葡萄牙人占领澳门后,便操纵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蚕丝贸易几达一个世纪,此间,每年输往日本的蚕丝约为4000—6000担。⑥在美洲方向,西班牙殖民者扮演了重要角色。1565年,“圣巴布洛号”从宿务驶往墨西哥,标志历时250年之久的“大帆船贸易”起航,此洲际贸易是以马尼拉为转运站,西点连接美洲,东点接连中国,支点伸及欧洲的一条十分重要的国际商道。由于美洲和欧洲市场的需求,中国丝品脱颖而出,与美洲白银一并成为转运货物的最大宗,从而在国际市场上演出了一幕丝绸流向世界,白银流向中国的货物对流的大剧,被学者称为“丝银之路”。⑦是时,中国丝绸占领美洲市场的速度异常之快。多卷本的《菲律宾群岛》提供了下面数据:1602年,秘鲁总督报告:“身居利马的西班牙人都穿用价格昂贵的绸缎,妇女衣着之华丽举世难寻”。稍后,“从智利到巴拿马,到处售卖和穿着中国丝绸”。1611年,价廉物美的中国丝绸甚至陷墨西哥的蚕桑业于破产,1637年,墨西哥主要城镇中以中国生丝为原料的织工竟有14000人。⑧应了俗语所谓:地平线是平的。何处有逐利空间,何地有销售洼地,资本和商品便会去填平,这在全球一体化的年代既是必须又是必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