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丝绸、茶叶、棉花:中国外贸商品的历史性易代(7)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 郭卫东 参加讨论

    棉花之所以能够成为近代的国际贸易产品,除了满足人们日常穿用的广泛性之外,还与其生物性和地理性有关,即以批量入华的印棉而论,棉花的大部分都是野生种,只有亚洲棉、非洲棉、海岛棉和陆地棉四种为栽培棉,印度人是最早的人工植棉者,其地土壤差异颇大,生产出的棉花种类很多;主要棉花品类在纤维长度上又与中国棉最接近,然印棉的天然卷曲度优于中国棉,印棉每寸可达150个卷曲,而中国棉仅66个;中国棉纺成的纱抗牵强度较低,除非与其他棉类混糅,中国棉很难纺成高支纱。印棉的这些优势为其大宗输华奠定了生物地理的条件。棉花在印度适得其地还因为其栽培加工要消耗大量的劳动力,而这正好符合印度的国情。劳动力的便宜带来印棉最大的优势是价廉,以致“广东地区的印棉价格大约能比国产棉花每担低一两银子之谱”。(47)因为地处热带,棉作生产期短,使其产量较高,加上无掺水之弊,质量比较划一,品质虽不足以纺织细纱,却适宜粗纱纺织,而中国正是粗纱纺织的大国。18世纪下半叶,印度引进中长纤维的陆地棉,从此成为世界棉花的最大出口国之一。(48)《海国图志》述:孟买“邻地丰产棉花,大半运赴中国”。(49) 
    中国不仅进口原料棉,复向海外出口棉织品。西人坦承:中国“土布供给我们祖先以衣料”。(50)英国人最早尝试直接从中国进口棉织品是1734年,这年,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命令来粤商船“哈瑞森号”(Harrison)“购买南京手工织品,特别指定幅宽一英码的南京棉布”,定购数量100匹,每匹单价3.5两银子,90天交货。可以看出,此时的英国人对中国的棉纺织品已不陌生,他们经比较后认为,广州织品洗后褪色,而真正的南京货则不褪色。“南京布”(Nankeen),这种以松江府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出产的手织棕色或紫花土布后来几成中国优质棉布的代名词,在欧洲成为时髦人的衣料,今天的人们还可以在伦敦等地的博物馆中看到18世纪英国绅士的流行时装中正有使用中国紫花布裁制的裤子。1735—1736贸易年度,公司又指示属下“特别努力去搜购南京布,就是要真正在南京纺织的产品。”公司商船“瑞恰蒙得号”(Richmond)终于购得“南京布”10734匹,打开了“南京布”直接批量化输英的口子。(51)到1780年代,公司便经常性地每年贩运中国土布2万疋到英国去,这个数量到19世纪初扩大到20多万疋。整个土布出口,在广州对欧美的海上贸易中居于茶叶、生丝之后位居第三的重要地位。1784年,美国商船首航广州,寻求的货单上也有864匹“南京布”。1786—1833年间,西方商人从广州输出的棉布总量有40274164匹,其中22776943匹(占总量的56.55%)由美商运出(仅1801年就运出140万匹,其时美国人口不过530余万,平均4个人便进口一匹,当然,这不是美国的单独消费,兼转运于美洲大陆和欧洲)。(52)1812年的记述是:“美国人用现银大量购买(中国)土布,公开地在欧洲南部出卖,并到西印度去非法出卖。”(53)追利逐益的“洼地效应”无处不显。但1820年代后,中国土布出口下落,这与英国机器布的入华有关,英国的工业革命率先从棉纺织业起步,成效也最早呈现,“曼彻斯特作为当时纺织业的主要营销地,成为了第一个全球化的工业城市(号称‘棉都’),其工业体系遍及全球各地”(54)。采用大机器生产的英国棉纺织品(机制棉布和棉纱)以其质优价廉横扫世界棉业市场,中国的土布业遭到严重摧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