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党史 >

论1962年的党内争论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党的文献》2014年第5期 陆剑杰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1962年党内发生了一些意见分歧,包括:在1961年全党开展大规模调查研究、逐步落实调整人民公社体制之后国内形势有没有好转问题上的不同认识;在克服当时农村严重困难中要不要退到包产到户直至退到分田到户问题上的不同主张;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存在不存在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问题上的不同看法。由此出现的党内讨论和争论,总体性质属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不同意见的探讨;各方提出的不同意见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于调查材料的不同解读;八届十中全会的各项决议基本上是遵循民主集中制产生的。毛泽东对于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和深入的理论思考,逐步纠正了1958到1960年间由他推动在中央形成的错误决策,发表了既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又能够克服当前困难以推进生产恢复和发展的意见。作为全党讨论的意见的集中者,毛泽东对于七千人大会的成功召开和八届十中全会中正确意见的形成起了正面的作用;同时,也把他对于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存在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的探索性意见,变成了党的决议。 
    【关键词】1962年;党内争论;社会主义道路;阶级斗争;《毛泽东传(1949-1976)》 
    [中图分类号]A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597(2014)05-0055-15 
     
    对于从党的八大召开后到“文革”开始前的这十年历史,改革开放以后中央在总体上作了评价:1981年6月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它看作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①;2011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将其描述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和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②的十年。对于这十年历史中各个要素的结构性关系,中央也有分析。学术界把这十年当作特殊时期来研究,百家争鸣,各有见识。有的党史研究者说,这十年的历史是“党的指导思想上的两个发展趋向”③交织展开的历史。又有人认为,在这两种趋向中,毛泽东代表着“‘左’倾错误的发展趋向”,当时中央政治局其他常委特别是1959年后主持中央工作的刘少奇则代表“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发展趋向”,二者泾渭分明。这样估计和判断是否正确、全面,考验着人们的分析能力。好在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逄先知、金冲及主编的《毛泽东传(1949—1976)》(以下简称《毛传》——笔者注)于2003年出版,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笔者读了这部纪实性很强的传记,觉得它有助于我们全面地把握上述“两个发展趋向”。现仅就其中具有关键意义的1962年的争论,发表一些分析性意见,求教于党史界的同志们。 
    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陆剑杰,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