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文献学 >

古代中西方的“学派”观念比较(4)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国学网 李锐 参加讨论

    
    近现代西方哲学史上,既有“马堡学派”、“弗莱堡学派”、“维也纳学派”、“牛津学派”、“法兰克福学派”等以城市或所在地命名的学派;也有“马赫主义”这样来自创始人、老师的学派名称。在中国,宋以后有“洛学”,“永嘉之学”、“东林党”这样以城市或所在地命名的学派,也有“王学”这样来自创始人的名称,还有“理学”、“心学”这样以概念命名的名称。
    这样的一些名称,稍微考究其内涵和外延,我们是比较容易明确其意义的。但是在近现代的思想史、哲学史研究上出现的一些新名称,我们却很有厘清的必要。下面着重讨论一下“思孟学派”这个名称。我们的原则是,既照顾到中西方对于“学派”含义的通约部分,又考虑到中国的特殊性。
    考“思孟学派”之名,当来自于“思孟”。其关键,就在于《荀子·非十二子》中的一段话:
    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而祗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世俗之沟犹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以为仲尼、子游为兹厚於后世,是则子思、孟轲之罪也。
    这里将思孟和五行联系了起来。我们知道,宋儒表彰孔曾思孟的道统(也有作“孔颜思孟”者),虽将思孟并题,乃至有说“孔曾思孟之学”(或作“颜曾思孟之学”)者,但是多重道统之义,也因此而批评荀子。
    后来也出现了“思孟之学”这样的名称,如明茅坤编《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一百三十一评论苏轼的《子思论》,说:“虽非知思孟之学者,而其文自圆。”苏轼论辨思孟之异同,说:“子思论圣人之道出于天下之所能行,而孟子论天下之人皆可以行圣人之道,此无以异者。而子思取必于圣人之道,孟子取必于天下之人,故夫后世之异议,皆出于孟子,而子思之论天下同是而莫或非焉,然后知子思之善为论也。”讲论子思和孟子的不同,由此来看,茅坤所说“思孟之学”,可能未必指思孟学派。
    明冯从吾《少墟集》卷十四《论荀卿非十二子》说:“卿妄以道自任,眀知思孟之学,故为排之,以自继仲尼之统。不知有此一念之胜心,而已不可与入道矣,何足为思孟损益哉。”这里针对《非十二子》立论,所以这个“思孟之学”颇有“思孟学派”之义。
    后来郭沫若先生在《十批判书》中《儒家八派的批判》这一篇里,跟随章太炎先生之说,讨论了思孟五行的问题。侯外庐等先生则在《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中,正式提出了“思孟学派”这个名称。1973年底发现了长沙马王堆帛书《五行》后,1974年刊出的帛书概述,指出“作者是子思、孟轲学派的门徒”[13],正式确立了思孟学派及其文献。庞朴先生随之回顾了章太炎、梁启超、顾颉刚等人对于思孟五行的不同态度,根据《五行》与《孟子》的关系来讨论问题,他提到:“以公认可以作为思孟学派资料看的《孟子》七篇作根据,看看佚书同《孟子》有无思想上的源流关系,佚书的五行说是否来自《孟子》”[14]。但是后来出版的帛书《五行》释文,则只谈孟轲学派[15]。其后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哲学发展史》,则不同意先秦有思孟学派。他们虽然承认“从孟子对曾子和子思的推崇看,孟子和曾子子思有师承关系,是可能的。”但是认为“孟子的思想体系是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的,这种继承关系在《孟子》中是有确凿证据的。从《孟子》中却看不出孟子和子思有思想继承的关系。因此,说先秦有思孟学派的主张,就缺少证据了。”[16]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