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也有人将人口“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生育率”的增长类型称为传统型,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生育率”的增长类型称为现代型。 ②说到这里,很多人会想到“中产阶级”“中产阶层”“中间阶层”这些很流行但内涵极不确定的概念,本书不拟采用。 ③《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第139~140页。 ④西方历来信奉个人至上,看重个人权益,然而因单个的、分散的公民根本无力直接面对国家,更不可能与国家相抗衡,于是一个介于公民与国家之间,公民自愿参加,以自治为基础的经济、社会活动领域成为必需,这个领域就是公民社会。对公民个体而言,公民社会是公民权利、自由的保护屏障;对政治国家而言,公民社会构成了对国家权力的重要制衡力量。所谓“宪政”即是与“公民社会”相对应的概念。至于“市民社会”,本指市民自治体,也被用来指称资本主义社会,在中国则多与“公民社会”相混称。 ⑤黄俊毅:《减贫六亿人,共圆中国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成就回顾》,中国经济网,2014年10月16日。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410/16/t20141016_3718085.shtml。 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人民日报》1956年9月28日。 ⑦《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第168页。 ⑧《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第11页。 ⑨原始数据参见国家统计局编《新中国60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第611、608、616页。 ⑩原始数据参见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社会统计资料(1993)》,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第33页。 (11)原始数据参见国家统计局编《新中国60年》,第611、616、610页。 (12)原始数据参见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社会统计资料(1993)》,第33页。 (13)原始数据参见国家统计局编《新中国60年》,第614、627页。 (14)李文:《从“小康社会”到“中国梦”》,《当代中国史研究》2014年第5期。 (15)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增长一般会经历一个由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的传统型人口再生产类型,发展到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的过渡型,然后向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现代型转化的过程。这一时期,中国在人类历史上以最短的时间,实现了向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重大转变,进入到现代型的人口再生产类型。 (16)原始数据参见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 (17)当然对这个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应当辩证地看,没有这个时期构建的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经济腾飞就失去了物质基础。 (18)《〈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中国人类发展指数排名升至第85位》,《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9月9日。 (19)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日。 (20)《人民日报》2013年6月26日。 (本文原载于《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2016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