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写作过程和本书主要特点 鉴于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还基本上是一片处女地,撰写一部完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具有拓荒性质。如上所述,社会史研究室从2010年一成立就部署开展了以补课和摸底为宗旨的学科调研,并在2012年先后申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现状与学科体系”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通过上述学科调研和课题研究,明确了我们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定位,熟悉了该领域的研究方法,初步构建起了一个比较成熟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2013年我们开始启动创新工程项目研究。这一年的主要工作是在明确项目组成员分工的基础上,撰写大事记,初步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的阶段性特点,草拟写作大纲并结合所内外多位专家的意见展开充分的讨论,同时补充学科调研、搜集资料撰写初稿。进入2014年,我们先是形成写作规范提供给大家遵循,形成样稿提供给大家参考;然后在各自写出初稿后由首席专家提出详细意见,修改后形成征求意见稿,于9月召开专家研讨会,进一步听取所内外专家的意见,据此部署了新一轮的修改。就这样,在大家多次修改后,由首席专家做了进一步的统筹、加工,形成了该项目的结项稿。就结项稿而言,总体上看,项目的研究达到了预期目的,但时间仓促,提交出版前还需要再加认真雕琢、打磨。比如,是否将“文革”时期独立成一章来写还可再议;章、节、目的标题仍需推敲;内容上个别章节还有失衡、详略不当或者缺漏现象;数据出处多数地方都做了明确的注明,但有的地方还比较笼统;文字、措辞还要多加注意;等等。结项后,项目组对结项稿存在的问题,结合评审专家提出的意见,一一加以改进,最后由首席专家做了进一步的统改,2015年4月正式进入出版程序。 本项目的研究不论在国史学界还是在中国的历史学界都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它不是中国古代和近代社会史的简单延伸,而是本着国史研究的主题、主线和分期构建起的一个全新的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框架,并第一次粗略地勾勒出了60余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基本脉络,不但填补了国史研究、社会史研究的空白,也为党和国家“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加快社会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社会史领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项目的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遵循中共中央第二个历史决议和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精神;研究方法和框架设计上除了国史、党史研究的现有基础以外,还广泛借鉴了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成果。全书共六章,以基本民生为主线,分期上没有固守国史、党史的传统,而是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内容阐释上追求尊重史实,客观公正,结合国史大背景,尽量揭示出社会发展的基本点、基本脉络和主要成就,同时对发展中的曲折、工作中的失误也不回避、不轻描淡写,重在总结经验、揭示规律;注意了各章节的前后照应,努力实现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相统一;与其他专史(如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等)相重合的地方,同样也体现出了社会史视角的不同、侧重点的不同。行文上符合文字简洁、详略适当、引注规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的基本要求,各章话语体系和语言风格基本一致。 上述评价是项目结项时评审专家书面意见的一个简单综合,我想可能有点过誉了,不足之处肯定还很多。本书的写作在国史学科和社会史学科兼具拓荒性质,任务之艰巨不言而喻,也因此受到了当代中国研究所领导和学界前辈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中国社科院前副院长兼当代所所长、现任求是杂志社社长李捷同志从始至终对本书的写作给予了精心的指导;著名社会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陆学艺先生生前参与了写作大纲的研讨和修改;著名中共党史专家、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第二研究部主任张化研究员不但参与了大纲的研讨,而且抱病前来我所对初稿提出修改意见;国史专家、当代所资深研究员田居俭先生同样为大纲的拟订和初稿的修改贡献了许多宝贵意见,他是最早倡导把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提上日程的著名学者之一。参加本项目结项评审的专家还有中国人民大学李路路教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理研究员、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庞松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研究所王跃生研究员等。专家们高度评价本项目的创新意义,对项目的结项稿赞誉有加,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对本书的统改提供了诸多帮助。在此,谨向这些前辈和同仁致以诚挚的谢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