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古文书学” 古文书学是研究古文书的一门学问,产生于古代对各种证明性文书的辨伪活动。它大致产生于西欧,发达于日本。日本古代保存了大量古文书,研究日本古代特别是中世以来的历史,必须依靠古文书。这促进了日本古文书学的发展。日本不仅有全国性的调查整理古文书的活动,发表了众多论著,大学中设有专门的古文书课程,而且成立了全国性的“古文书学会”,定期出版专业刊物。 中国古代有发达的国史编纂制度和传统,政治、经济、军事等活动中产生的文书定期作废,其内容被归纳到国史、政书、类书中。因此,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以往主要依靠正史、野史等各种著述。因此,中国过去保存下来的古文书不仅数量少而且不受重视。近几十年来,随着大量文书的出土,这种情况有所改变,跨断代、跨专业、以古文书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呼之欲出。2012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倡导下,创建了中国的“古文书学”。 古文书是有特定含义的,首先,它具有原始性,是从古代原样保存下来的,没有经过后人改动。其次,它不包括单纯表达个人思想的著述,换句话说,不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典籍”。日本学者佐藤进一在《古文书学入门》中认为,严格意义上的古文书是指“甲向特定对象的乙,为表明自己意愿而形成的一种意愿表达手段”。这种意义上的古文书须有发出者和接受者。上文举出的符、牒、关、帖、状等,无论上行、平行还是下行,无不具有发出者和接受者,属于典型的古文书,古文书学首先要研究的就是这类古文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