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广大红军官兵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以及压倒一切敌人和困难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红军长征历时两年,横跨14个省,经过了近20个少数民族地区,渡过了近百条江河,翻越了约40座高山险峰,进行了600多次重要战役战斗。其历时之久,行程之远,沿途环境之艰苦,敌我兵力之悬殊,在人类战争史上是极其罕见的。彭真曾把红军长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和东北抗联14年的苦斗并称为中国革命斗争中三件最艰苦的事情。红军当年在长征途中之所以能克服那些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靠的就是对革命不灭的坚定信念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长征途中,红军经常面临着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要时刻准备着投入与国民党军的血战。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后,经历了血染湘江的苦战,接着突破乌江天险后又经历了遵(义)桐(梓)战役、四渡赤水战役以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突破天险腊子口等惊心动魄的作战行动,到达陕北后又进行了直罗镇战役。红二、六军团(包括后来的红二方面军)长征期间进行了以乌蒙山回旋战和陇南成(县)徽(县)两(当)康(县)战役为代表的一系列著名战役战斗。红四方面军长征期间进行了以嘉陵江战役、名山百丈关战役和甘南“岷(县)、临(潭)、舟(曲)战役”为代表的一系列激烈的战役战斗。红25军长征期间进行了以河南方城独树镇和甘肃泾川王母宫塬的血战为代表的一系列艰险战斗。 崇高的理想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鼓舞着红军将士赴汤蹈火,他们以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红军的胜利。红1团17勇士冒着敌人枪林弹雨强渡大渡河,红4团22勇士冒死飞夺泸定桥,他们成为红军精神的象征。在两年时间里,红军损失10多万人,牺牲的有名有姓的营以上干部约为430人,其中师职干部约有80多人。独臂师长洪超在突破敌人第一道封锁线的战斗中就光荣牺牲,是长征中最早陨落的一颗将星。红34师师长陈树湘在湘江战役中负伤被俘后掏腹断肠,红3军团参谋长邓萍喋血娄山关,红25军政委吴焕先血洒四坡村。开国大将徐海东1934年12月指挥红25军作战时左眼中弹4天4夜昏迷不醒;开国上将贺炳炎、开国中将余秋里都是在长征期间失去了一条手臂。开国少将李中权一家9人投奔红军,长征中牺牲了5人,只有他和弟妹4人到达陕北。(20)1936年6月抗日红军大学招收的学员中,红军师、团以上干部共38人,平均每人身上3处伤疤。(21) 红军长征期间由于物质条件的匮乏和面临的自然环境的恶劣所需要克服的饥饿、寒冷、劳累和疾病等困难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中央红军过大渡河后,经过一个叫抱桐岗(22)的地方,这里是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瘴气弥漫,荆棘横生,泥泞难行。毛泽东在与斯诺谈话时提到这个地方说:“在这个山峰上,有一个军团死掉了三分之二的驮畜。成百上千的战士倒下去就没有再起来。”(23)红一方面军翻越的夹金山,红二方面军翻越的从中甸至乡城的系列雪山,红四方面军翻越的党岭山,海拔都高达四五千米,山上空气稀薄,山顶积雪终年不化,冰雹雨雪说来就来,当地百姓谈山色变。红军经过的大草地位于若尔盖高原,方圆数百里间渺无人烟,气候变化无常,遍布水草沼泽,随时可能吞噬生命。恶劣的环境加上疾病和饥饿的折磨,许多战士悄无声息地倒在了经过雪山和草地的路上。红军官兵掩埋了战友的遗体后,继续迈开前进的步伐,他们嚼草根、啃树皮,煮皮带充饥,有的战士还从地上的粪便中寻找尚未消化的青稞,以惊人的意志走过了雪山草地,胜利到达了陕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