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苗萌、李媛译本称《个人历史:凯瑟琳·格雷厄姆自传》(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此书曾获得1998年度的“普利策传记奖”。 ②孙红:《图书市场流行“个人史”》,《北京晨报》2004年8月12日。 ③见凯迪社区连载。 ④朱旭晨、晁晓筠:《浅析自传与他传对传主身份认同的差异——以谢冰莹传记为例》,《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⑤转引自章学诚著,仓修良编:《文史通义新编新注》内篇五《传记》,宁波: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81页。 ⑥杨正润:《现代传记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91-292页。 ⑦李健健主编:《立传三·关于自传》,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年,第320页。 ⑧孙红:《图书市场流行“个人史”》,《北京晨报》2004年8月12日。 ⑨张伊:《扩展的私人记忆——“个人史”再受关注》,《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4月1日。 ⑩汪涌豪:《〈曾经〉:一个时代的普遍体温——兼谈当代人对亲历历史的知性书写》,中国网,2006年6月11日(http://www.china.com.cn/book/txt/2007-06/11/content_8370859.htm)。 (11)[美]萨托利:《民主新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第289页。 (12)周世兴:《个人的历史与历史的个人——马克思个人形态理论研究》,《西北师大学报》2004年第3期。 (13)一格:《私人史与生命真相》,《信息时报》2012年12月23日。 (14)黄发:《准个体时代的写作——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15)刘苏里:《个人史到底有多大张力?》,“苏里说话”,2007年1月30日(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660634&PostID=8392830)。 (16)张伊:《扩展的私人记忆——“个人史”再受关注》,《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4月1日。 (17)刘苏里:《个人史到底有多大张力?》,“苏里说话”,2007年1月30日(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660634&PostID=8392830)。 (18)陈卫:《个人史写作带来新的文学冲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7月6日。 (19)亦农:《每个人的年代》,亦农:《70后·私人史》,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 (20)杨正润:《现代传记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93页。 (21)李健健主编:《立传三·关于自传》,第321页。 (22)李健健主编:《立传三·关于自传》,第322页。 (23)丁当:《他传不如自传》,《东莞日报》2008年7月14日。 (24)野夫、徐晓:《个人写作可以撬动惯见的大历史》,“搜狐文化”,2012年8月12日(http://cul.sohu.com/s2012/yefu/)。 (25)陈新:《自媒体时代的公众史学》,《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