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现代史 >

卫生之道与卫生政治化(6)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史林》2014年05期 高晞 参加讨论

     刘瑞恒执掌卫生部,标志着中国转道日本学习欧美医学模式的时代结束,进入到直接借鉴欧美各国诸种卫生模式的阶段。“故德国首创劳工保险,英国始立卫生专部,日本之健康保险法……法国之社会保险法”,①诸种方案皆有可能。1928年11月,卫生部颁布行政组织法,设立总务、医政、保健、防疫和统计五司,12月,公布全国卫生行政系统大纲,省设卫生处、市县设卫生局,此大纲与颜福庆草拟的卫生行政大纲相去无几,机构设置与职责范畴与日本体制有明显的不同。卫生部仿照美国模式设立中央卫生委员会(Central Board of Health),掌管全国卫生大权,并设国际顾问委员会(International Advisory Council),聘请国联卫生部长Ludwik J. Rajchman(1881—1965)、洛克菲勒基金会国际卫生官员任海沙Dr.Victor G.Heiser 和英国卫生部部管Newshalme 为顾问。②1929年7月,拉西曼携国联代表团来华指导卫生部工作,③决定国联卫生组织与中国卫生部合作解决中国的卫生问题;与设在新加坡的远东疫况情报局密切合作。④此外,卫生部特设编译委员会(Editorial Committee),负责翻译卫生书籍和文章,介绍英、德、法、俄等国的卫生和教育体制。
        兰安生对早期中国公共卫生和卫生行政方面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1926年,他与京师警察厅创办北平第一卫生事务所,试办美国式的公共卫生业务,它既是协和学生的教学实习基地,也是中国卫生机构干部进修场所,中国各地卫生行政官员很多在此受训。⑤卫生署长金宝善就是一个显例,他毕业于日本千叶医专,在北平第一卫生事务所工作期间受兰安生影响,并在他的推荐下赴美国留学,转向英美派。⑥其在主持卫生署工作时往往以美国卫生模式为参考。
    尽管卫生部受兰安生的影响而明显地偏向英美医学模式,但还是有来自各方面的不同声音建议中国的卫生政策不要一味模仿欧美的卫生体制,以致不切合中国的实际,⑦政府亦派卫生专家赴法国、德国和奥地利考察卫生制度。⑧卫生部通过与国联卫生部合作,借鉴欧洲其他国家的卫生行政建制模式,比如波兰的乡村卫生建设和开办卫生学院的课程,⑨希腊与国联卫生会合作进行卫生改革之经验;⑩卫生部官员陈方之去日本考察卫生研究机构;(11)1932年仿南斯拉夫的柴格拉勃公共卫生研究院,中央卫生设施实验处成立,它由国联卫生部聘请该院院长B.Borcic帮助规划建立。(12)
      卫生部汲取各国卫生行政管理经验,逐步创建多元化的中国卫生行政体制,并由中央逐级地将现代医疗卫生体系推及地方,承担国家公共卫生建设和医疗保障的责任。但在医学人才培养和知识传授方面遇到障碍,根源在于医学教育的体制混乱。尽管1906年和1911年确定官方医学教育体系以日本为模式,但中国医学校和医院各自为政的局面从来没有改观过。教会和私人学校并不受官方体制的制约,除此之外,非新教控制的德国和法国医学也开始进入中国。(13)当时中国医学校有三类:教会设立、外国政府和私人组织设立以及中国政府及私人组织设立,语言有中、德、英和日语,其中中文居多数,体制各异,有四年制(日)和五年制(英、法)不等,课程不同。(14)
        20世纪20年代起,中国医学教育的前途成为医学精英最为关心的问题,他们在抨击现有的日式教育体制的同时,积极介绍英国、德国、法国、俄国医学教育模式。(15)伍连德认为,一战前,美国医学教育派别复杂,制度系统混乱;战后,美国历经改革,制定学校标准,医学才有进步。(16)1927年,卫生部与教育部合作商讨制定全国统一的医学教育课程,却无头绪。1929年,教育部在国联的建议下,邀请京沪医界领袖褚民谊(法系)、林可胜(英美系)、余岩(日系)、颜福庆(英美系)、徐诵明(日系)组建医学教育委员会,商讨医学教育的建制。(17)该委员会曾拟定一个十年的医学教育规划。1930年,教育部聘请哥廷根大学的费伯(K.Faber)来华协助教育委员会工作,费伯以为中国教育不宜采用外国标准,建议二级制学校。(18)中华卫生委员会多次邀请医学界领导人物及中华医学会共同商讨医学教育的发展方向。(19)1929年,林可胜代表中华医学会向卫生署提交医学校二级制建设。(20)医学教育模式第二次制定的主导者是欧美派为主的医学精英,他们一致反对全面模仿外国模式,外国模式必须在知识与业务方面适应中国国情。(21)1935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医学院及医科暂行课目表自1935 年底在全国医学校试行。(22)至少,在卫生署与教育部的努力下,中国的卫生行政和医学教育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缘起》,《医药评论》1929年创刊号。
    ②《卫生公报》1929年第3期,第62页。
    ③《卫生公报》1929年第8期,第80页。
    ④《卫生部顾问拉西曼意见书摘要》,《医药评论》1930年第25期。
    ⑤金宝善:《旧中国的西医派别与卫生事业的演变》,第134页。
    ⑥金宝善:《旧中国的西医派别与卫生事业的演变》,第132页。
    ⑦黄子方:《中国卫生刍议》,第192页。
    ⑧谭守仁:《考察欧洲社会卫生纪事》,《医药评论》1929年第20期。
    ⑨垚:《瓦梭卫生学院之课程》,《卫生公报》1929年第3期。
    ⑩垚:《国际联盟卫生会与希腊政府合作计划希腊卫生之改进》,《卫生公报》1929年第8期。
    (11)陈方之:《考察日本医事与卫生研究情况》,《卫生公报》1929年第8期。
    (12)金宝善:《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的卫生》,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版,第9页。
    (13)1908 年德国政府建立的上海同济德文医学堂,1911年青岛德国医学校,1909年上海天主教震旦医学院,均按照各自国家的教育体制办学。
    (14)颜福庆:《医学概论》,《中华基督教会年鉴》1914年,第124页。
    (15)在中国医务界有重大影响的《医药评论》从1929年到1930年连续一年讨论中国医学教育的问题。《中华医学杂志》1932年连载各国医学教育。
    (16)伍连德:《中国急宜谋进医学教育》,《东方杂志》1915年第1号。
    (17)《医药评论》1929年第24期。
    (18)K. Faber,“Report on Medical Schools in China,”League of Nations,Health Organisation,1931,p.45.
    (19)朱恒壁:《十八年度中国医学教育之一瞥》,《医药评论》1932年第25期。
    (20)《卫生公报》1929年第9期。
    (21)《卫生公报》1929年第9期。
    (22)《法规》,《大学医学院及医科暂行课目表》,《医事汇刊》1935年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