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大学经济学会成立大会筹备员报告:“社会的经济状况日趋复杂,研究起来,不是一人一时的力量就可以解决。所以有一部分同学,鉴于经济现象的重要,组织这个学会,本互助的精神,合作的能力,大家来讨论讨论,以发展经济学术为目的。”其章程规定:北京大学经济学会“以互助之精神,谋经济学术之发展为宗旨”(53)。北京大学政治学会“以讨论政治问题,研究政治学理论为宗旨”,其会务分读书、翻译、编著、讨论问题、敦请名人讲演等项(54)。北京大学法律学会“以研究法律学理及其应用,并促进本系之发展为宗旨”。凡本校法律系同学皆得为本会会员。其活动主要有:分组讨论、请会外学者讲演、由会员讲演、襄助学校发展本系、诉讼实习、出版刊物等(55)。这些学会均以研究学术、加强学术交流为旨趣。 自20世纪30年代起,辅仁大学以各门学科及学系为依托,陆续成立各种学术研究社团,如语文学会、史学会、社会学会、经济学会、哲学研究会、心理学会、教育学会、家政学会、西洋语言文学会、数学学会、物理学会、化学学会、生物学会、美术学会等。这些学会均由本学科教授主持,师生共同参与,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沈兼士、余嘉锡发起筹组之国文学系语言文字学会,由教师、研究生、本科三、四年级学生组成,旨在提倡课外研究兴趣,谋求共同探讨或编纂有关语言文字方面书籍,每月第一个星期六下午为固定活动日。会务主要有两种:一是讲演和报告,由教师会员举办专题讲演,每人半小时,由两名学生会员轮流报告读书心得。二是调查或研究,分组调查或研究语言文字工作和编纂文字学辞典(56)。1933年春成立的辅仁史学会,由史学系学生创办,本系教师任顾问,旨在为学生指导读书和学术研究之门径和方法,培养其学术研究兴趣,推进史学研究。 30年代初,不仅专业性学会普遍创建,而且各种类型之学术社团在各地广泛建立,这些学术社团对学术研究起了重要推进作用。蔡元培介绍云:“各种学会,方面较多。如辽宁东北法学研究会,志在发扬本国法律优点,并普及法律知识于民众,所出《法学新报》及《法律常识》等杂志,即本此立论。北平朝阳大学法律评论社所出周刊,亦与同调。又如上海东吴大学法律学院注重于中西法律比较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会注重于书报的译述,谋增进民众社会常识。”(57)在此,不妨以金毓黻在沈阳创办东北学社为例,对学会推进学术研究的情景略作分析。 金毓黻对成立新式学会之必要性及目的有着较深刻体悟。他强调,组织有志于东北史地之学者成立学术组织,乃为促进学术发展之有效途径。其云:“若再有进于此,须聚同志若干人组织一东北文献学会,分组探讨,则所得必有什佰千万于此者。日本人士因研究朝鲜古史,曾在汉京组一朝鲜研究会,发刊书籍多种,皆极有价值。近年又在大连组织满蒙文化协会,所得之成绩,亦复甚佳。外人且如此,吾人岂可甘居人后乎?”(58)1929年10月,金氏提议组织研究学问之团体,获得同人赞成:“午后编译处开会,余提议组织学会,以为同人研究学问、互相切磋之团体。同人一致赞成,推余及卞宗孟起草规约。余蓄之已久,苦无机会,又以乏同志为之助,故迟迟未发。今日无意中提及,幸得同人之赞助,余之志不难达矣,为之一快。”(59)经过两个多月筹备,金氏创设了专门研究东北史地问题之学术团体——东北学社,出版会刊《东北月刊》。该会刊是继承原有之《东北杂志》而来:“本刊为赓续前刊《东北杂志》未竟之绪,以发扬东北文化,倡导学术之研究为主旨。”(60)1930年元旦,东北学社正式成立,“学社专为研究学问而设,期以学术之团体树自立之基础焉。”(61)该学社成立后,举办了各种事业,聘请专家讲座,沟通学术,提供学术信息。如1930年9月7日,“东北学社例会,请章行严先生讲演。其意以为吾社应如英国某学术团体,各专就一问题发行刊物,以引起民众之注意,宜为积极的,勿为消极的,语甚切挚。”(62) 据193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统计,在教育部登记并经认可之学术研究机构有18家:中华工业化学研究所、热带病研究所、北平静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社、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国工程学会、中国矿冶工程学会、中国学术团体协会、中华农学会、中华林学会、学术研究会、中华民国药学会、新中华农学会、中国天文学会、中华图书馆学会、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西北科学考察团、一九学术考察团(63)。除了中华工业化学研究所、热带病研究所和北平静生生物研究所外,其余15家均为全国性新式学会。至于未在教育部登记之学术社团,则远远多于此数。另据《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统计:1912-1925年在教育部备案登记之学术团体有44家;1927-1933年在教育部备案者有80余家(64)。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