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蔡元培支持下,北大师生以研习本学科学术为宗旨,纷纷创建各科学术社团。北京大学史学读书会对组织学术社团之目的,作了较为集中的阐述:“史学范围广大,图籍繁多,纵贯古今,横极中外,非群策群力广为稽考,而以一人驰骋其间,若涉大海,茫无津涯,欲其周遍综贯,盖亦难矣。同人等有见于此,爰倡读书会,广求同志。”学术分工越细密,越有组织学会以分工研究之必要。组织同人分工研究史学之利有三:第一,“当今史学以普遍史为归,融合人类全史,观其会通,固为要事,然不有分国之史……若能聚合一堂,各出所学,广为搜罗翻译,则对外俨如开辟疆土,对内势同输给粮饷,其利一也。”第二,“同学之中,关乎社会科学,既习之有素,而于本国通史亦略闻纲要,正宜分代分科,各精探讨,散之则各启疆宇,合之则互输材料,其利又一也。”第三,“学校所设之科目,教师所编之讲章,大部略指途径,粗陈纲要,前途辽远,须学者自奔赴耳。”该会指出:“本会之设,以读书所得,或事讲演,或事编纂,或事搜集史料,冀以鼓励独立自营之精神,磨炼制作深造之才艺,对于本国完其整理之责,对于世界亦有贡献之资,甚裨益史学,非浅鲜也。”(48) 北京大学史学会“以联络同志研究史学”为宗旨,会员分四项:北京大学史学系肄业及毕业者、本校他系同学及教职员有志研史学者、凡国内外有志研究史学,由本会会员二人以上之介绍者、对于本会有特别捐赠,经本会委员会之承认者。研究事项为:(一)研究科目暂分本国史、外国史、科学史、历史学、考古学数种,遇有必要时,可添设若干种。(二)会员须就上列各科,认定一种或数种,将其所研究者提出讲演,或勒成论文,交付委员会发表。“本会为便于发表研究心得,及与国内外同志交换知识起见,得发刊杂志或各种单册及丛书,其编辑细则另定之。”(49)大学师生共同组建之学术社团,其活动方式主要有分组研究、邀请学者讲演、主办定期刊物等。 1920年10月成立的北大地质学会申明:“我们的志愿,是本共同研究的精神,求地质上的真理。”其活动主要有征集标本,创办矿石室、图书室;举办学术讲演,组织讨论会;举办地质展览会;制订课程改革计划书,协助建设实验室;出版北大地质丛书,约请王烈、李四光、翁文灏、葛利普、何杰等教授编著地质学、古生物学方面专论;出版《国立北京大学地质研究会年刊》等。该学会在校内相当活跃,也颇有成绩。 属于全校范围或系际之学术社团,有北京大学学术研究会、教育研究会、新文学研究会、俄罗斯文学研究会、歌谣研究会、风俗调查会、世界语研究会等。从《发起北大学术研究会旨趣书》看,当时大学师生业已认识到创设学术组织进行交流之重要性:“居今世而言学术,无组织其可得耶?故环顾域中,所谓学术团体,非纯似虚号,即门户分歧,其能综名实,兼收并蓄者,实不多觇。数年以来同人等迫于智识饥荒,深感团体需要;爰拟集合同志,晨夕切磋,会友以文,以仁辅友。聚则通力合作,散则自由研究。各输所得,各求所好,此学术研究会之所由发起也。”(50) 北大学术研究会强调学术研究的分工合作:“兹文化竞争时代,发扬光大,端赖研求,研求之方是资群力。环顾域中之学术团体,非徒拥虚号,即门户分离,几能综核名实含泳广博耶!同人有鉴于此,爰有北大学术研究会之组织,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前道光明,曷同此浩歌前进。”(51)北京大学学术研究会“以研究学术”为宗旨,拟举行会务有学术讲演、分组研究、宣读论文、读书报告、刊行杂志、创办学校、学余俱乐等。从学会组织到学术活动,比较有章法。 1919年1月成立之北京大学哲学研究会,由陈大齐、胡适等教授与哲学系学生陈钟凡、狄福鼎等人发起,以“研究东西诸家哲学,启新知为宗旨”。该会规定,凡本校教职员学生皆得为本会会员;校外愿入本会者,得两人以上之介绍,经全体认可亦得为会员。该会研究方法分讲演、编辑、调查等项。讲演分常期讲演、临时讲演两项。编辑稿件由本校日刊或月刊发表,或专印成册。本会会员皆有调查东西哲学、出版图籍、或介绍新说之责。每月开常会一次,定期在每月之第三周周六下午二时至五时;每年开大会一次,会期临时酌定;临时会不定期,由干事临时召集(5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