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以上主要谈了西文文献对中国史研究的意义,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开展西文文献的中译工作。前者主要通过不同研究领域,阐述西文文献在拓展中国史研究视野方面的意义:在中国史研究中使用西文文献,有助于突破我国史学界所存在的中国史与世界史之间的界限,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丰富中国史的内容与内涵,乃至通过西文文献的发掘和利用推动学术研究转型的可能性。后者则是西文文献使用者的视角和便利程度问题,在西文文献的使用方面,西方学者的优势明显,但东西方学者对同一西文文献,会有不同的解读、使用角度和立场;对这批与中国直接或间接相关的西文文献,中国学界不仅需要系统了解,而且还要建立起自己的立场和使用视角,形成自己的研究体系,只要这样,中西学界间的对话才能更为广泛和深入。正因为如此,西文文献的系统中译便显得十分必要。 附录一:近年出版的西文文献目录举要(以葡文为主): LEO, Francisco G. Cunha(ed.), Jesutas na ásia, Catálogoe Guia(《耶稣会士在亚洲》档案文献目录指南), 2 vols, Instituto Cultural de Macau, Instituto Português do Património Arquitectónico, Biblioteca da Ajuda, 1998. LEO, Francisco G. Cunha(ed.), Macaue o Oriente na Biblioteca da Ajuda(《阿儒达图书馆藏澳门与东方文献目录》), Instituto Cultural de Macau, Instituto Português do Patrimonio Arquitectónico, Biblioteca da Ajuda, 1998. Isaú Santos,Macaue o Oriente no Arquivos Nacionais Torre do Tombo(《国立东坡塔档案馆藏澳门与东方文献目录》), Institituto Cultural de Macau, 1995. Isaú Santos,Fontes para a História de Macau Existentes em Portugal e no Estrangeiro(《藏于葡国及海外的澳门史文献目录》), Institituto Cultural de Macau, 1999. Isaú Santos,Macaue o Oriente no Arquivo Histório Ultramarino(《海外历史档案馆藏澳门与东方文献目录》), 2vols, Institituto Cultural de Macau, 1996. Isabel Cid, Macau e o Oriente na Biblioteca Pública e Arquivo Distrital de évora(SéculosXVIaXIX)(《埃武拉市公共图书馆和档案馆藏澳门与东方文献目录》), Institituto Cultural de Macau, Arquivos Nacionais Torre do Tombo,Biblioteca Pública e Arquivo Distrital de évora, 1996. Bj ![]() John Lust, Western Bookson China Published up to 1850,in the Library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A descriptive Catalogue, London:Bamboo Publishing Ltd, 1987. 附录二:已中译的16—18世纪有关中国的西文文献举要: 帕莱福、鲁日满、卫匡国:《鞑靼征服中国史、鞑靼中国史、鞑靼战纪》,何高济译,中华书局,2008年。 金国平编译:《西方澳门史料选萃(15—16世纪)》,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法]李明:《中国近事报道》,郭强、龙云、李伟译,大象出版社,2004年。 《文化杂志》编:《十六和十七世纪伊比利亚文学视野里的中国景观》,大象出版社,2003年。 [葡]安文思:《中国新史》,何高济、李申译,大象出版社,2004年。 [捷]严嘉乐:《中国来信(1716-1735)》,丛林、李梅译,大象出版社,2002年。 [意]利玛窦、[法]金尼阁著,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何兆武校:《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1983年。 [法]张诚:《张城日记》,商务印书馆,1973年。 [葡]徐日升:《关于中俄尼布楚谈判的日记》,见约瑟夫·塞比斯:《耶稣会士徐日升关于中俄尼布楚谈判的日记》,王立人译,商务印书馆,1973年,第156—215页。 [法]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Ⅰ-Ⅵ,第一卷郑德弟、吕一民、沈坚译;第二卷郑德弟译;第三卷朱静译,第四卷耿昇译,第五卷吕一民、沈坚、郑德弟译,第六卷郑德弟译,大象出版社,2001、2005年。 [葡]曾德昭:《大中国志》,何高济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意]马国贤:《清廷十三年——马国贤回忆录(附陈垣整理:康熙与罗马使节关系文书)》,李天纲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美]苏尔、诺尔编:《中国礼仪之争西文文献一百篇(1645—1941年》,沈保义、顾卫民、朱静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比]柏应理著:《一位中国奉教太太——许母徐太夫人甘第大传略》,徐允希译,光启出版社,1965年。 [葡]多默·皮列士:《东方志——从红海到中国》,何高济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英]C. R.博克舍编注:《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何高济译,中华书局,1980年。 [葡]费尔南·门德斯·平托:《远游记》,金国平译,葡萄牙航海大发现事业纪念澳门地区委员会、澳门基金会、澳门文化司、东方葡萄牙学会出版,1999年。2册。 [荷]威·伊·邦特库:《东印度航海记》,姚南译,中华书局,2001年。 [意]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李渔译,光启出版社、辅仁大学,1986年。 方真真、方淑茹译注:《台湾西班牙贸易史料(1664-1684)》,稻香出版社,2006年。 李毓中主编/译注:《台湾与西班牙关系史料汇编》Ⅰ,台湾文献馆印行,2008年。 江树生主译/注,“国史馆”台湾文献馆主编:《荷兰台湾长官致巴达维亚总督书信集(1622-1626)》(1),台北:南天书局,2007年。 江树生译注:《热兰遮城日志》(四册,已出版三册),台南市政府,1999,2002,2004年。 作者简介:董少新,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