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西曼逝世46年后,1995年6月29日中共中央统战部王兆国部长在民革、民盟、九三中央联合召开的先父张西曼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有一个长篇发言,郑重地代表中共中央对张西曼的生平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 “张西曼是著名的国民党左翼人士,是进步的社会活动家,是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是我国较早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之一,他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反封建帝制和北洋军阀的斗争。在十月革命前后,他两度到苏俄学习,1919年在北京与李大钊、陈独秀等创立社会主义研究会,翻译出版过《俄国共产党党纲》、《苏联宪法》等著作,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不但是国民党三大政策的积极支持者,也是坚定的执行者和捍卫者,为国共合作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王兆国在讲话中还概述了张西曼在抗日战争中与中国共产党紧密配合、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的事迹。他说“张西曼教授奋不顾身地支持救国会,声援'七君子',援助绥远抗战,创立中苏文化协会,为抗日救亡奔走呼号。张西曼教授也是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和英勇投身于抗日运动的民族英雄”。(注4) 俄罗斯驻华大使馆罗高寿大使在发来的贺信中说:“多年来张西曼以从事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友谊的事业在俄罗斯享有盛名”,“为了中俄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友谊,张西曼的事业永存!” 先父逝世时我年仅1岁,1950年初我参加革命二十多年的母亲魏希昭(1914-1976)被仇恨张西曼的人(即张西曼已协议离婚11年的前妻万重英)向党中央、政务院诬陷成“特务”,在全国镇压反革命的形势下,没有经过调查1952年初就遭到组织错误处理,年仅38岁失去公职,从此沦落到社会的最底层,开始了后半生的苦难,多年被公安机关当成“特务嫌疑”受到监视,至今已蒙冤半个世纪,张西曼遗著整理委员会也被迫解散,从此张西曼的英名在新中国被埋没三十多年。受母亲影响,为了完成1949年张西曼遗著整理委员会没有完成的历史使命,为了了解事实真相,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为我的父母彻底平反,我开始上下求索,从1970年22岁踏上搜寻张西曼生平事迹的道路,至今已艰苦奋斗了32年,对父亲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提高。兹将我在搜集先父张西曼教授史料时,寻找到先父1922年1月以“希曼”笔名翻译出版的《俄国共产党党纲》以及发现该书从1922年至1927年间曾被中国共产党连续印刷发行六版的有关经过记述如下,并试论《俄国共产党党纲》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作用,提供给广大读者参考。 由于过早失去父亲,我并不了解先父张西曼教授的历史,我几乎是在没有希望的环境中开始寻找希望。首先我翻阅了家中父亲的遗稿,尝试接触父亲的生前战友和学生,努力搜集先父的生平资料,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劫难之后,在母亲历尽艰辛保存下来的文稿里,我看到过父亲亲笔写下的简历,其中就有1908年加入同盟会,1909年入京师大学堂,1911年留学俄罗斯,1914年回到东北从事地下工作(据现在查找到的资料,我发现先父在东北期间就开始传播马列主义),1917年在哈尔滨创办东华学校,十月革命后再度赴苏俄考察,1918年开始节译《俄国共产党党纲》,1919年在北京大学创立社会主义研究会,曾先后三次向孙中山先生建议联俄、联共等三大政策,以及民九年出版《俄国共产党党纲》,民国十六年绝版等记载,在父亲的遗著《历史回忆》中也有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期以“希曼”笔名翻译出版《俄国共产党党纲》的记录,可是我的家中并没有留下《俄国共产党党纲》这本书的原件。 九十年代初,我才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周新民研究馆员的书架上看到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作者笔名录》一书,发现上面记载着父亲的笔名之一是“张西望--见于译著《俄国共产党党纲》,广州人民出版社20年代出版。”另外,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编第14页上,关于《俄国共产党党纲》的出版时间,写的是“一九二七年三月印行”,我觉得这些有关出版该书情况的记载比较模糊,与先父张西曼自己撰写的简历不符,而我遍寻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近代史图书馆等很多单位的图书目录,均未见到馆藏有民九年出版的《俄国共产党党纲》原书的痕迹,这就使我产生了一定要找到先父张西曼早年翻译出版的译著《俄国共产党党纲》原版本的强烈愿望。 1992年7月,在俄罗斯保卫和平委员会、俄罗斯驻华使馆、中共中央统战部、全国政协、外交部、民盟中央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踏着先父张西曼教授的足迹,我乘火车经过6天的长途跋涉,千里迢迢来到俄罗斯的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在各个图书馆和档案馆苦苦搜寻先父的著作和生平资料,在莫斯科的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原列宁图书馆)里,在好心的中文专家玛拉索娃女士的热诚帮助下,我迅速找到了先父张西曼以“希曼”笔名于1922年1月由“广州人民出版社印行”的《俄国共产党党纲》初版本,以及父亲以“张西曼”的本名在1923年编著出版的《中等俄文典》、1925年的《新俄罗斯》读本等一批原始文献。手捧这些珍贵的书籍资料,我惊喜万分、如获至宝,立刻全部复印下来带回国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