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园系寓沪浙江丝商徐鸿逵1883年所建,园址初在闸北唐家弄(今福建北路)。1909年,徐鸿逵子徐仁杰、徐文杰以周围过于喧闹,迁筑于康瑙脱路(今康定路)5号。园中有草堂春宴、曲榭观鱼、桐荫对弈、萧斋读画、平台眺远、长廊觅句、盘谷鸣琴等十二景,有大厅名“鸿印轩”。有专为演说与演戏而设的戏台(20)。抗日战争期间成为难民收容所,后毁于火。晚清人评论徐园与张园的区别:张园仿照西式,楼台金碧,池沼潆洄,细草如茵,落花成阵,冬则地炉活火,夏则广榭凉飙,轩外锦天绣地,轩内火树银花。“此以富贵胜者也,宜乎豪客贵官”;徐园则全用中华雅制,虚檐纳月,曲栏迎凉,绿沼苹香,红窗茶熟,“此以清雅胜者也,宜乎山人墨客”(21)。游览徐园的游客与张园有明显不同。张园的游客是三教九流,无所不有。徐园则以文化人较多,春天观兰,夏雨听荷,秋日赏菊,评析书画,切磋棋艺,吟诗、演说、演戏、照相,活动种类很多,内以合乎文化人情趣的较多。比如,1887年8月13日,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俗传为荷花生日,上海报界的黄式权、蔡尔康等文人在徐园聚会,为荷花祝寿。1888年春,举行品兰雅集,黄式权、蒋叔萍等12名文人来聚,赏花、饮酒、下棋、拍照。徐园多次举办书画展览,规模较大的一次是在1925年3月,当时的名家顾若波、顾鹤逸、任伯年、任立凡、吴秋农、吴仲熊、陆廉夫、王一亭、冯超然等都有佳作参展。徐园花卉展览饮誉遐迩,其展出花卉种类之多,规模之大,延续年代之久,为各营业性私园所罕见,有牡丹花会、梅花会、杜鹃花会、菊花会等不同名目。其蕙兰花会从开园之时就有,延续三十多年,历届花会均邀沪上各园圃以佳卉参展,成为上海一大景观。徐园演出昆曲最为著名。园主徐凌云为昆曲名家,经其倡导揄扬,并专辟剧场,举办昆曲传习所,徐园由此成为昆曲传授、交流、演出的胜地,穆藕初、张元济等人是其常客。1896年6月30日在此放映“西洋影戏”,徐园因此成为中国首次放映电影的地方。 同样是社交,地处华界的豫园与地处租界的张园也很不相同。豫园在晚清时期,曾承载着上海道台接待外宾的礼宾功能。 1879年5月17日至23日,美国卸任总统格兰特偕妻、子一行在上海访问一周。上海道台刘瑞芬于5月21日盛情接待,地点就在豫园萃秀堂。那天,格兰特乘坐专门为他定制的绿呢黄脚五鹤朝天之八人大轿进入豫园。宴会桌子用方桌九张拼成大席,共上了燕窝、鱼翅、甲鱼等37道菜。 1881年冬,英皇孙爱尔伯、季遐起兄弟路过上海。12月3日,上海道刘瑞芬上海县知县莫祥之等,也是在豫园萃秀堂设宴招待。结果,英皇孙爱尔伯、季遐起兄弟没有出席,只是派了一名英国驻沪副领事和另外二人前去应付,理由是道台品级太低,道台的邀请不合礼仪。 广场功能 近代上海是在短时间里快速发展起来的城市。1843年开埠时,人口二十来万,到1900年已超过一百万,1949年达到540万,是中国超大城市。由于近代上海一市三治,公共租界、法租界与华界各自为政,城市缺少统一规划,城市中心区既没有中央广场,三个行政区域各自也没有独立的广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公共租界的跑马厅充当了公共租界的中央广场,凡有重要集会,诸如庆祝租界五十年庆典、庆祝女王生日,大型集会都在跑马厅举行。法租界与华界,没有像跑马厅那样大的城市空间,公园就负载了广场功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