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泪新亭不自禁,反宾为主地权侵。朅来多少羲黄胄,几个犹存尝胆心。(29) 正是在租界公园禁止华人入内的刺激下,张园在经营方面就有与租界公园一争高下的心理。1893年,张园进行大规模改造,筑高楼,添新房,面目一新,成为上海人气最旺的花园。张叔和表示,之所以要这么做,就是为了与外滩花园比个高低: 主人因西商公家花园不许华人涉足,华人争之不已,始为另筑一园于白大桥下,以专供华人之游憩,惜拓地少隘,殊不足以大畅襟怀也。于是就本园林之西南隅,启建楼宇一区,题曰海天胜处,既堪品茗,复可开樽,且割楼之西半隅为歌舞之所,日有都知录事前来奏技,清歌一出,舞袖群飞,顾而乐之,足令人留连忘返。自是游人日盛一日,车马盈门,裙屐满座,他园因之莫不减色,而主人日未也,上年则又于园之西北隅,更规建极大洋楼一所。(30) 发表在《新闻报》上的这段话非常重要,它揭示了晚清两个最著名花园即外滩公园与张园之间的联系。众所周知,外滩公园建成以后,禁止华人入内。经华人绅商出面交涉、抗争,工部局不得已于1890年新建一新公园,专供中国人使用,亦称华人公园,但这一公园范围既小,设备又差,稍有体面之华人皆不侧身其中。正是出于民族自尊心,张叔和抱着不做则已,做则必求最好的想法,特请在沪的英国园林设计师来设计安垲第方案,花园面积也一扩再扩,最后有六十多亩,是外滩公园的两倍多。 游客分析 关于上海公园游客,缺乏完整的、系统的统计。但是,从现在所存在的一些零散的、片断的资料中,也能够看出公园游客之一斑。 租界公园以1928年7月1日为界标,此前不对华人开放,因此,此前游客基本是外国人。据公共租界1922年7月的一份调查,该月公共租界公园游客为457963人,日平均游客为14773人。那时,上海登记在册的外国人数,公共租界约25000人,法租界约5000人,两租界外国人总数约3万人。这意味着每个外侨每两天就会光顾一次公共租界的公园(31)。这个比例与频率应该是很高的。 1928年对华人开放后,公共租界开始有详细的资料记载公园游客数量。外滩公园、虹口公园、兆丰公园三公园游客总数,1930年至1932年,每年都超过200万人次;1933年至1936年,每年都超过300万人次。其中,1936年最高,达到4795880人次。法租界顾家宅公园游客,在1937年至1942年间,多数年份都在200万人次以上,其中1941年达320多万(32)。 法租界要到1937年以后才有关于公园游客数量的统计。法租界公园的数量不及公共租界多,但游客数量也相当大。1937年至1942年的6年间,除1937年由于战争因素外,其他年份游客均超过240万人次,最高为1941年,达330多万人次。其中,顾家宅公园1937年游客1511086人,1938年2385273人,1939年2513563人,1940年3112277人,1941年3240078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