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近代商业启蒙的意义与局限 以晚清重商思潮及其演变发展为标志的近代商业启蒙,是继明清商业启蒙之后中国又一次重要的经济思想启蒙运动,它上承明清思想启蒙之端绪,下开近代思想启蒙之先河,在思想史乃至社会史意义上,具有不可替代的过渡、中继性作用,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与明清时期以“新义利观”和“新四民观”的兴起为主要内容的商业启蒙思想相比,①近代商业启蒙不仅深刻反映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大变局”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冲击和影响,而且所涉及的思想内容也远为广泛和深刻,是中国思想、文化整体性近代转型的体现,也是“世运转移”、“新旧交替”的时代思潮变化使然。 首先,在启蒙意义上,同尊商、重商意识相适应的是更深层次的社会价值观念取向的重大变化,集中表现为对“义利之辨”的新诠释和近代功利型价值观的逐步形成。在近代商业大潮的冲击下,人们对自古以来“重义轻利”的传统价值观进行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尖锐的抨击,与近代工商社会相适应的功利型价值观逐渐占据上风。有人大胆为“言利”正名,认为义与利根本上是不能够分开的,求利乃人生的本能。②也有人从“优胜劣汰”的天下大势出发,强调求利求富的功利型价值观对民族自强、保国保种的重要性。③而何启、胡礼垣等维新思想家还特地将求利观念与鼓吹财富至上、个体本位至上等属于新兴工商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挂上钩,如对待财富和财产的态度,他们提出:“凡事而能使人心悦诚服竭力而前者惟财。凡物而能令人取诸怀中割爱与我者亦惟财……除性善之外,则天下事事物物无不因财而动,因财而成者矣。”关于利与私,他们直言私在社会进步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今日言,则家不妨私其家,乡不妨私其乡,即国亦不妨私其国,人亦不妨私其人……如此则合人人之私以为私,于是各得其私,而天下亦治矣。”④如所周知,鼓吹财富面前人人平等,强调个人价值第一,人人有追逐私利的权利,国家不得干预,这些正是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所奉行的基本价值准则,从西方启蒙思想家爱尔维修、边沁等人所倡导的功利主义思潮中,不难看到极其类似的思想主张。⑤何启、胡礼垣等将之借用到中国,正是试图以近代功利主义价值观取代传统的伦理型价值观,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近代工商社会的诞生而张目。 与根本价值观念变迁相一致的是商人竞争意识、合群意识、法律意识等方面的观念变迁。如竞争意识,人们业已认识到工商社会实则为一竞争社会:“今适届实业竞争最剧烈之时代,商也工也,投身商战之场。使有生货而无熟货,将何所挟持而为战胜之利器?”⑥只有在竞争中才能求生存、谋发展,“竞争者,进步之原因也。对外而言,则我国当与他国竞争;对内而言,则我省当与他省竞争”。⑦如合群意识,“中国商人素无合群思想,故数千年来,未占有历史之荣光者”。⑧“今宜亟为合小以致大,联散而成聚,舍个人商业而营社会商业,舍家庭工业而营工场工业矣”。⑨“而提纲挈领,保卫维持,俾商务日有进步者,实惟商会是赖。盖商之情散,惟会足以联之;商之见私,惟会足以公之”。⑩正是这些认识促使商人联合起来兴办股份公司,创设工厂,筹建近代商会组织。如法律意识,“我中国商人,沉沉冥冥为无法之商也久矣!中国法律之疏阔,不独商事为然,商人与外国人贸易,外国商人有法律,中国商人无法律,尤直接受其影响,相形之下,情见势绌,因是以失败者,不知凡几,无法之害,视他社会尤烈,此可为我商界同声一哭者也”。(11)从这些认识中则可以捕捉到商人有组织开展商界习惯调查,发起拟订商法活动的思想认识根源。商人观念的种种变迁,体现出近代商业启蒙已通过价值取向的变化而影响到商人意识形态和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其意义十分深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关于明清时期的商业启蒙和商人精神的变迁,参见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 ②《争利失利说》,《申报》1890年4月12日,第1页第1版。 ③《中国政务日兴喜而论之》,《申报》1896年5月7日,第1页第1版。 ④郑大华点校:《新政真诠——何启、胡礼垣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85、413页。 ⑤关于爱尔维修、边沁的近代功利主义思想,可参见G.希尔贝克、N.伊耶:《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童世骏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324—325、348—349页。 ⑥魏声龢编著:《最新中国实业界进化史》,上海:点石斋书局,1906年,第124页。 ⑦《成都商报》第1册,1900年,“论说”。 ⑧《论商会倚赖政府》,《东方杂志》1904年第5期。 ⑨《论组合》,《商务官报》1906年第15期。 ⑩章开沅等主编:《苏州商会档案丛编》第1辑(1905—1911),第3页。 (11)《上海商务总会致各埠商会拟开大会讨论商法草案书》,《申报》1907年9月10日,第1页第2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