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论及结语 中立参会之议,最终随战争进行而出现转机。1916年12月,德国宣布将与协约国议和,条件是“大致系除波兰及律苏爱尼亚外,余俱恢复战时以前原状,所有德国已失非、亚二州属地,亦一律复归德有”。(57)该条件显然不利于中国,“德国协商收回属地为条件,若日本归还胶澳,势必另图取偿”。(58)12月19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宣布将调停战争,强调其调停虽然出现在“欧洲中部各交战国现有媾和之意”后,但两者之间“根本上固毫无关系也”。中国驻美公使馆于12月23日收到美国调停照会,表示愿与美国合作出面调解。(59)德国议和与美国的调停,均未见效。至此之后,战争形势陡转,因美国不满德国政府之无限制潜水艇战,于1917年2月3日对德绝交。中国很快步美国后尘,于2月9日对德提出抗议,并于3月14日宣布与德绝交。 美国对德绝交后,德国方面许诺,中国将来必能加入和平大会,无须与美国一起加入战争,并运动国内重要政治人物游说政府。但此时为时已晚。透过开战以来中国通过各种渠道所得信息,德国始终坚持单独议和,这是中国所要力主避免的情形。协约国自始就有不单独媾和的《伦敦盟约》,意大利、日本加入战团后,亦明确宣布遵守盟约,这无疑暗合了中国对战后议和方式的期许。事实上,自日本加入协约国后,透过简单的逻辑亦可推理出中国政府的外交选择。中国对战事的关心集中于山东问题,德、日是山东问题的直接关系国。如中国加入同盟国,与德国站在一起,德国战胜,德国能否放弃在山东权益不可知,中国获得的利益必将从协约诸国身上获取,中国能获多少,全无计划,德国所许,无非是加入和会,目的不明;如果战败,则从日本手中收回山东权益完全不可能,日、俄等在华已有重大利益的诸国,必将乘机扩大其利权,前车之鉴不远。加入协约国,如果战胜,则中国与日本站在同一战壕,收回山东问题有极大可能;如果战败,山东重回德国手中,中国无非恢复到一战爆发前的状态,没有失去什么。事实上,至中国对德绝交时,随着美国加入战团,德国败势已显,中国加入协约国只能促使山东问题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解决。 德国对中国参会的许诺,事实上存在极大的泡沫。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德国战胜的基础上的,如果失去了这个基础,德国自身都将难保。民国政府内部对战局的走势有着大体正确的预判,这种判断随着战争的进行而逐渐明晰。当然,从理论的角度讲,中国对德最终绝交与宣战,除去先前学界所认识到的原因外,德国对战后和会的处理方式与中国的预期并不相同,不利于中国,就外交而言,这也是中国绝德的原因之一。只是,我们不能把德国的许诺视为过重的因素,尤其是不能将其上升到影响中国外交选择的层面。 1917年8月14日,北京政府正式对德宣战。中国寻求参加和会的外交,以中国对德宣战为标志,划为一个段落。作为参战国,当然获得参会资格。如果梳理中国加入大战的原因,或许可以发现,战前所作的关于媾和大会的外交调研,为中国最终决定对德宣战,起到了指导性作用。从外交层面,防止中国走错方向,并尽可能藉战争之际,最大化自身利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战争爆发到中国正式宣布对德绝交并参战,属于中国筹备加入和会的第一阶段。中国参战以后,与会已经不是一个问题,先前为此所做的种种准备,都有了一个结果。参战以后的与会筹备,与此前相比有重大改变。之前所做,是围绕着是否加入、如何加入而展开,此后,则是如何在会上最大程度实现中国利益。加入和会的筹划与民国政府的总体参战外交方针是一致的,不是说加入和会将与参战发生矛盾。其总体构想是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包括租借地、租界及胶济铁路,尽最大可能维护中国自身利益。其主要对手国,当属日本。参战外交的最终目的是参与大会,维护自身利益,不让日俄战争后的故事重演。当中国求中立以自保而不可得时,北京政府为达此目的而进行的外交交涉及国际活动,大体可分为两个线索:一是寻求参战,如果成功,结果当然是加入和会,在会上维护自身利益;二是不参战,但加入和会,并运用各种手段达到维护自身权利的目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