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诏与唐朝的关系 南诏与唐朝的关系是在统一多民族中国发展的历史过程当中展开的,从一开始就因为吐蕃、唐朝对西南地区的争夺左右着南诏与唐朝的关系。如果从唐朝支持蒙舍诏统一洱海地区开始,那么唐朝与南诏的关系可以概括为这么几个时期:唐高宗到唐玄宗时期是南诏依附唐朝时期,唐玄宗天宝年间到唐德宗大历年间是南诏依附吐蕃反唐时期,唐德宗建中年间到唐文宗太和年间是南诏与唐朝重新和好时期,唐文宗开成年间到唐昭宗时期南诏与唐朝的关系且战且和,并且一直延续到南诏、唐朝灭亡。 当唐朝支持南诏建立政权之后,南诏在唐朝的支持下得到了大发展,开始扩张,于是和唐朝巩固边疆的战略发生了冲突,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唐玄宗天宝年间的“天宝战争”。 “天宝战争”爆发的原因可以分为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是唐朝希望连通从戎州都督府到安南都护府的通道,并且把这一地区控制起来,因此唐朝派遣官员竹灵倩修建安宁城,但是却遭到地方政治势力爨氏的反对,所以唐朝让南诏的军队前来镇压,之后南诏的军队就乘此机会占领了滇池地区,这是根本原因; “天宝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天宝九年(公元750年),南诏王阁罗凤按惯例谒见时任云南太守张虔陀,而其妻竟受到张虔陀的侮辱,阁罗凤十分愤怒,上表控告,但朝廷不置可否,于是阁罗凤起兵问罪,杀张虔陀,攻城夺地数十处,成为引发天宝战争的直接原因,战争中南诏国得到了吐蕃的帮助,战争以南诏胜利结束,唐朝军队的将军李泌也战死在大理。值得注意的是阁罗凤在战后立“南诏德化碑”于国门,表明自己是不得已而叛唐,目的是希望以后唐朝容许南诏再归附。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年),阁罗凤去世,因为当时凤迦异也已经去世,所以南诏国立凤迦异的孙子异牟寻为南诏国国王,异牟寻当权之后,便集中了20万南诏国的军队与吐蕃军队兵分三路同时向唐朝进攻,但是这次南诏和吐蕃的联合军事行动遭到了唐朝军队的沉重打击,因为这次战争的失败,南诏和吐蕃产生了矛盾,所以吐蕃降格对待南诏国国王,把南诏国国王从“赞普钟”降为“日东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