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请谈谈您主持的两个数据库,尤其是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如何为研究人员或者说用户提供帮助。 包弼德: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是和复旦大学合作的项目。这个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为用户创建一个从秦始皇时期到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地理信息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说是借助于地图对数据进行的一种可视化展示。历史记录中总会提到地名,地名会告诉你人们是从哪里来的、事件是在哪里发生的,等等。通过地名这个基本的地理信息,你可以进行人口研究、人事制度研究(官员)、宗教研究,等等。这就是该系统的基本方法论。用户也可以加入自己的数据作空间分析和专题制图,或按自己的兴趣建立特定的模型。 《中国社会科学报》:除此之外,您还负责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这个数据库的突出特点又是什么? 包弼德: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是和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以及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合作进行的项目。CBDB不是一个简单的搜索引擎或者维基百科,而是一个“关系性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允许用户通过历史人物生活记录中的很多不同方面来了解他们,从而进行相关领域的研究。 用户可以通过输入人名、地名、官衔以及亲属关系、婚姻关系等来查询,查询的结果以表格显示。这些信息不只是提供一般性参考资料,而且还可以提供统计分析以及空间分析。研究者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寻找变量,进行分析研究,比如通过人物的书信往来,研究其社会关系;通过某个时期进士出生地的空间信息,研究进士的分布变迁等。 目前数据库已收录37万个人物的传记资料,主要出自7世纪至19世纪。现在正致力于增录更多明清人物的传记资料。这些信息对公众免费开放。 理学不只是一种哲学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报》:除了致力于推动教学、研究数字化外,您的专业是中国思想史研究。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关注中国问题的? 包弼德:在高中时代我就开始对中国感兴趣了。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1/5,地理疆域也很大。虽然那个时候美国和中国还未正式建交,但是当时作为一个学生,我已经意识到,如果美国要在世界发挥领导作用,那么就需要了解中国,认识到中国是个大国很重要。而要了解一个国家,首先就要去学它的语言。所以,当我发现有个学习中文的暑期活动后,就去参加了。之后,我在荷兰莱顿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以及历史。再后来,我进入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的博士项目学习,获得了博士学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