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您能介绍下这批骨签当时的出土情况吗? 刘庆柱:这批骨签是在汉长安城未央宫第三号建筑遗址里发现的。汉长安城是西汉王朝首都,未央宫是都城皇宫,这个遗址就在未央宫西部偏北,西距西宫墙105米,东距未央宫大朝正殿前殿基址880米。根据这个位置,我们判断这批骨签应该属于西汉皇室遗物。 未央宫第三号建筑遗址是一个大型院落遗址,院落四周有院墙,院落东西长133.8米,南北宽64.6米。院落东西居中的地方,有一条南北向的排水渠,将院落分为东院和西院。东院东西长57.2米,南北长64.6米;西院东西长73.2米,南北长64.6米。东院和西院南部中间,有一门道相通。东院和西院之内,各有南北平行排列的两排房屋,两排房屋的南边各有天井、回廊。从我们在东院和西院的南排房屋遗址北侧发现的楼梯遗迹推测,这些房屋本来可能是二层楼房。 第三号建筑遗址中的房屋排列整齐,形制相近,除了“门房”、“传达室”一类建筑外,其他房屋面积都比较大。最大的房屋室内面积215.04平方米,最小的房屋室内面积109.2平方米,这样一个空间显然不是人们的居室。后来我们在院子四周与房屋门口附近发现了一些铁蒺藜、戟、铠甲等兵器,证明这是个守卫森严的地方。也就是说,未央宫三号建筑遗址不是属于生活起居的建筑遗址,而是官署建筑遗址。 骨签出土的地方,就在房屋之中或房屋附近,主要分布在房屋的墙壁之旁。我们推测骨签原来是放在靠墙而立的架子上,后来架子倒了或者着火了,这批骨签就整个坠落下来倒在墙边了。 文汇报:这批骨签被认为是“中国第一批真正的国家宫廷档案”,它作为档案的属性当时是怎么确定的? 刘庆柱:这批骨签到底是什么,当时确实出现过争议。用现在的话来说,这批骨签就是国防工办的档案,或者说国家军工生产档案。 刚刚发掘出这批骨签的时候,我们把它称为“骨饰”,感觉可能是装饰品。李毓芳后来除去骨签表面的钙化物,发现表面刻画有文字。因为骨签长期埋在地下,土中的钙被水溶解后,附着在骨签表面,骨签之上的刻文就被遮盖了。我们弄清了这个情况之后,用了将近2年的时间,用醋酸处理溶解骨签表面的钙化物。这个工作真是挺难做的,因为要想去钙,醋酸浓度大了,字就都给腐烂了;醋酸浓度小了,钙又去不了,骨签之上的刻文还是看不到。等我们清理整理完5万多片骨签以后,对骨签刻文有了基本了解。1989年,我们向社会与学术界公布了这一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当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在头版予以报道。考古新闻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上头版是很少见的,尤其当时还在两会期间。我记得3月3号是全国政协会议、3月5号是全国人大开幕式,3月4号我们上了头条,当时影响挺大的。 为什么我们觉得这些骨签是档案呢?有几个原因。西汉的书写材料主要是竹简、木简和帛书。选用坚硬的动物骨头刻文,书写其实要困难得多。骨签刻文细微,这又远比一般书写难度大。而且骨签形制基本相同,为长条形骨片,骨签大小相近,一般长5.8至7.2厘米、宽2.1至3.2厘米、厚0.2至0.4厘米。它的上、下端加工成圆弧形,一般上端比较尖。骨签正面上部磨光,长3.5至4厘米、宽1.5至2厘米,字就刻在这上面。一般档案用量很大,根据收藏需要必须“微型化”,就是用最小的体积储存最大的信息。在西汉,如果用5万多片竹简写材料,那得放多大地方?再说,作为档案资料,骨签比竹木简更能满足长期保存的需要,我们从骨签刻文年号看得出它的年代延续了100多年。还有一点,这些骨签是分类放置的,各房屋遗址出土骨签刻文内容不一样,有的集中为“河南工官”,有的集中为“南阳工官”。 据此我们归纳骨签有五个特点:一是分门别类存放,二是收藏时间长,三是骨签刻文类似“微雕”,四是骨签质地坚硬,五是骨签放置房屋及院落防卫特别森严,这些都构成了骨签作为档案的基本条件。这样数以几万计的骨签集中的有规律的放置于未央宫第三号建筑中,显然是国家或皇室的有意收藏,骨签上的内容又与中央、皇室有着直接关系,应该属于中央、皇室档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