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都城和陵墓中找寻中华民族的根 文汇报:请问这些年考察、了解的国内外考古项目,给了您哪些新的启示? 刘庆柱:考古和收藏不一样,收藏一般是收藏器物,而且对于器物的品相看得十分重,它们甚至决定收藏品的贵重程度。考古是科学研究,是利用考古发现资料研究历史、探索历史发展规律。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探索、研究中国人、中国的历史至关重要。因为这是通过考古学来“寻根”,探索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中国5000多年悠久、不断裂文明史的历史文化基因,这也就是我们中国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的科学基础。 为什么叫中国?中是相对四方而言的。中古或者说秦汉以后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好像都是野蛮民族,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最早中国人认为中国是由“中”(即“中原”、“华”)与“诸夏”组成的,因此也称“华夏”,“华”可以理解为“中”,“夏”就是周围。中国古代的国王、皇帝“择中建都”,都城建在“中原”,但是这些国王、皇帝,大多不见得就是中原人,比如秦始皇是陕西的、刘邦是徐州的、李世民是陇西的,但是不论来自“诸夏”何地,他们都认同中国。中古以后,中国的“中”之理念有所改变,女真人从黑龙江的金上京迁都至北京,营建了金中都,其理由是作为中国北方族群的女真、蒙古等族群,他们认为北京建都就是“择中建都”,他们同样继承着中国历史上历代王朝的传统。 文汇报:现在有哪些遗存特别能反映我们延续不断的文明,或者说我们的文化基因? 刘庆柱:考古学是一个实证学科,要找证据,找物化载体。我认为这个载体就表现为国家的都城、帝王的陵墓以及文字、金属器、礼制等,它们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国家文化、社会主导文化,维系着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的进程。变的是时空,不变的是国家的认同,中华文明由此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一个长达5000年的不断裂的文明历史。 从考古学来说,国家文化的载体是都邑、都城。都城是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是国家的政治统治中心、经济管理中心、文化礼仪活动中心、军事指挥中心,都城是国家历史的缩影。《吕氏春秋》说“陵墓若都邑”,因此帝王陵墓是帝王都城的缩影,由此构成了中国的都城与帝陵的二元文化。古人常说有阴阳二界,我们要了解、研究帝王陵墓,它是活化石。我们应该从都城和陵墓两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国家认同的物化载体。 中国古代国家政治由地缘政治与血缘政治组成,王国时代二者共存,形成国家的“二元政治”。进入帝国时代,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国家就变成以地缘政治为主、血缘政治为辅了。这从都城布局形制可以一目了然:王国时代,都城的宫城之中,宫殿与宗庙东西并列分布。帝国时代,宗庙被安置在宫城之外、都城之中,宗庙与社稷分别安置在宫城之外的东西两侧,形成了大朝正殿居中的“左祖右社”格局。大朝正殿被置于宫城中央,形成其在都城的“居高”、“居前”、“居中”的特点。从北魏洛阳城开始形成都城的中轴线,使大朝正殿、都城中轴线所反映的“国家至上”文化达到极致。我们现在看故宫,太和殿就是皇帝的大朝正殿,这个殿前头不允许有任何宫殿之类建筑,皇帝大朝正殿之前只能有门,太和殿之前就是分别为太和门、午门、端门、天安门、正阳门、永定门。这套制度不是清代自己发明的,是从汉唐以来历代王朝都城所沿袭使用的,而且无论中国古代哪个民族的人当了皇帝,这套制度都基本不变。故宫延续的是明皇宫,明皇宫延续的是元大都,元大都是延续的金中都、金中都延续的宋开封城、隋唐长安城、北魏洛阳城。北魏洛阳城又是在曹魏洛阳城上建的。至于都城城门“一门三道”制度,我们从明清北京城可以上溯至西汉长安城,再追溯其历史可以到夏代都城二里头遗址,它的第一号宫殿建筑遗址的院落南门就是“一门三道”格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