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文灏的生日是1889年的7月26日,早李四光整三个月。与李四光出身贫寒不同,翁家当年是宁波有名的富户,在宁波和上海等地有许多的商铺,其中人称“翁大丰”的上海大丰洋布店,更曾在上海近代洋布贸易中占据过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他的祖父还是一位举人。翁文灏幼入私塾,13岁(1902年)便考中秀才,后就学于上海震旦学院,1908年考得浙江官费,赴比利时鲁汶大学学习地质,1912年成为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1913年学成归国,翁文灏即加入丁文江创办的地质调查所,与丁文江、章鸿钊一起从事中国地质学人才培养和地质事业的创始工作。 樊洪业在《李四光与丁文江的恩恩怨怨》文中曾提到,李四光因“家中经济情况不好,回国之初,有学期交替的时间差,还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到学校教课领薪。丁文江此时在农商部矿政司兼第四科科长职,安排李四光到科里工作,让他在北大开学前能拿上几个月的薪水。”《李四光年谱》中则说,他“被农商部任命为科长”,到地质调查所与丁文江等一起工作。[②]此事“丁大哥”对李四光出以援手是没有问题的,但两种说法细节上与事实还都有些出入。实际上,丁文江1919年在欧洲考察时得悉李四光的情况后,不仅向蔡元培校长推荐他做北大地质系教授,同时也确实为他在农商部某得了一个职位。不过这个职位既不是科长,起初也不在第四科,而且并非“回国之初”。据年谱记载,李四光是1920年春末由英国启程回国的。在他尚未启程的1919年11月13日,农商部已经正式下了任命令:“派李四光在技正上任事,月给薪水银120元。”同时指定“技正上任事李四光派在地质调查所办事”。[③]地质调查所所长丁文江兼做矿政司第四科科长是1920年7月的事,李四光在丁兼第四科科长的同时,也被“调归矿政司第四科办事”。[④] 同一时期,地质调查所矿产股长翁文灏也先后兼任过矿政司第三科和第一科的科长,李翁二人不仅从1920年开始就有了交集,而且当年还曾是地质调查所的同事、矿政司的同僚。 此后,在章、丁、翁、李几位学者率领之下,中国地质科学事业精韧不怠,日进有功。虽然李翁二人身处不同机构、学术方向也不尽相同,但依然交往密切,而且都在各自领域做出了的卓越贡献,成为中国地质学界的领袖人物。 例如,二人不仅都是中国地质学会1922年成立之初的创始会员,而且同时当选首届和第二届副会长,以后也均先后多次当选会长(理事长)。1926年起,中国地质学会设立葛利普奖章作为中国地质学界的最高奖项,每二年授予一次,以奖励“对中国地质学或古生物学有重要研究或与地质学全体有特大之贡献者”。李四光(1927年度)、翁文灏(1935年度)均是葛氏奖章获得者。丁文江去世后,地质学会又设立丁文江纪念基金,李翁二人都是纪念基金保管委员会委员,李四光还是1942年度丁文江纪念奖金获得者。 他们还都是中国地理学会的创始者,翁一直是学会会长(理事长),李四光也担任过副会长,1943年后两人同任该会监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