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丹珠昂奔:不断推进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4)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中国民族报 丹珠昂奔 参加讨论

    习近平总书记说:“不让一个民族认同本民族文化是不对的,认同中华文化和认同本民族文化并育而不相悖。”这一表述体现着两个基本原则和一个深刻关系:第一个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民族之间的关系是政治上的平等联合关系,这个平等自然地要体现在经济上、文化上。政治上民族不分大小、历史长短、发展程度如何,一律平等。文化上也如此,这是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平等性思想在文化领域的自然体现和必然归属。因为平等是共产主义的基础,是马克思社会思想的根本。坚持人的平等性原则,必然坚持民族的平等性原则,因为民族是由人构成的。文化科学的一般性和规律性告诉我们:个体的文化认同都是从本民族文化开始的,没有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也不可能有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第二个原则是《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原则。上述法律中有关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等一系列表述,从文化和精神的角度看,都是我们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我国的多民族国情也充分地反映着多宗教、多语言、多风俗、多文化的特性,也就是说,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精神文化生活。一个深刻关系是: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一体与多元的关系。这一关系的前提是国家认同。认同共同的国家,就要认同共同的利益、共同的责任、共同的发展。要尊重历史上形成的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的历史状态,实现各民族在《宪法》中规定的都是国家主人的政治地位与其应有的经济地位、文化地位的统一。
    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反对在文化上的“两个主义”,即大汉族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忽略少数民族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都是不对的,都要坚决克服。”如何理解这段话的深意?笔者理解,假如把汉族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就是把汉族文化等于国家文化,就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大汉族主义——这是历代封建统治者所主张的思想,有较深刻的社会思想文化基础,“等同”往往就是“同化”的别意。依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的新概括、新界定、新思想,这就背离了方向。同样,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就是将本民族文化排除于国家文化之外,就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狭隘民族主义,就是脱离整体的“一部分”,“自外”就是“自离”的别意,同样与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概括、新界定、新思想形成冲突。
    “等同”与“自外”都是对中华文化认同的背离,都会扭曲“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的准确内涵,都将损害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习近平总书记说:“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巩固。”解决不了文化认同这一“深层次的认同”——团结之根、和睦之魂,就会影响到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长久巩固。显然,从转型期中国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角度看,这是当今中国重大的文化战略。
    当然,在这一问题上,大量存在的是思想认识问题、观念问题,需要做长期的、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没有这个血脉,这个民族就存在不了;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失去了精神的家园,这个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就会找不到皈依。这其中的核心问题是自己要成为自己血脉和家园的主人。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国家认同基础上,作为整体认同的中华文化认同和作为个体认同的本民族文化认同,完全可做到层次性的体系统一,也就是在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处理好具体认同和整体认同的辩证关系,使认同本民族文化和认同中华文化并育而不相悖,且可高度协调统一,而非非此即彼、相互排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