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钱穆:《论语新解》,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序”第2页。 ②参见高尚榘主编:《论语歧解辑录》,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449页。 ③何晏注,邢昺疏:《论语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1页。 ④参见程树德:《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565页。 ⑤朱熹:《论语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80页。 ⑥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320页。 ⑦杨树达:《论语疏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11页。 ⑧程树德:《论语集释》,第568页。 ⑨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99页。 ⑩王熙元编著:《论语通释》,台北:学生书局,1981年,第466页。 (11)高尚榘主编:《论语歧解辑录》,第453页。 (12)过常宝:《〈论语〉的文体意义》,《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13)董子竹:《〈论语〉正裁》,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252页。 (14)黄怀信:《论语新校释》,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200页。 (15)杨树达:《论语疏证》,第210页。 (16)张之权:《试析“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正确解读》,《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17)王若虚:《论语辨惑》卷二,高尚榘主编:《论语歧解辑录》,第449页。 (18)康有为:《论语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24页。 (19)参见程树德:《论语集释》,第566页。 (20)参见程树德:《论语集释》,第568页。 (21)康有为:《论语注》,第123页。 (22)钱穆:《论语新解》,第206页。 (23)李泽厚:《论语今读》,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13页。 (24)李泽厚:《论语今读》,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第163页。 (25)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卷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0页。 (26)周远斌:《论语校释辨正》,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63-164页。 (27)周乾溁:《〈论语〉三题》,《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28)王叔岷:《慕庐论学集》卷一,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67-168页。 (29)张燕婴译注:《论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17页。 (30)杨朝明主编:《论语诠解》,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3年,第148页。 (31)陈蒲清:《释“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中的“仁”字》,《古汉语研究》1995年第3期。 (32)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84-85页。 (33)张之权:《试析“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正确解读》,《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34)常佩雨、金小娟:《出土文献孔子言论参照下的〈论语〉新解——以〈子罕〉首章为例》,《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35)陈冠伟、肖永明:《“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合理解读》,《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36)姚小鸥:《释“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5期。 (37)傅允生:《“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辨析》,《孔子研究》2000年第4期。 (38)方骥龄:《论语新诠》,台北:中华书局,1972年,第228-229页。 (39)萧民元:《论语辨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11页。 (40)何新:《论语新解——思与行》,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6页。 (41)王丹丹:《“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新解》,《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6期 (42)参见程树德:《论语集释》,第567页。 (43)钱穆:《论语新解》,第206页。 (44)邓球柏:《论语通解》,北京:长征出版社,1996年,第165页。 (45)王丹丹:《“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新解》,《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6期。 (46)陈蒲清:《释“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中的“仁”字》,《古汉语研究》1995年第3期。 (47)傅允生:《“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辨析》,《孔子研究》2000年第4期。 (48)牛泽群:《论语札记》,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第241页。 (49)宋钢:《〈论语〉疑义考释》,《黄冈师专学报》1990年第4期。 (50)杨润根:《发现论语》,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第187页。 (51)于省吾:《论语新证》,《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4期。 (52)于省吾:《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文物》1973年第2期。 (53)于省吾:《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文物》1973年第2期;于省吾:《论语新证》,《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4期。 (54)郝清涛:《关于孔子阶级性的初步探索》,《郑州大学学报》1963年第1期。 (55)杨伯峻:《论语译注》,第26页。 (56)刘乃季:《对〈论语〉中“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解释》,《四平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1期。 (57)陈冠伟、肖永明:《“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合理解读》,《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58)常佩雨、金小娟:《出土文献孔子言论参照下的〈论语〉新解——以〈子罕〉首章为例》,《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59)李竞恒:《论语新劄:自由孔学的历史世界》,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167页。 (60)于省吾:《论语新证》,《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4期。 (61)费孝通:《“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费孝通全集》第17卷,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6-552页。 (62)于省吾:《论语新证》,《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4期。 (63)于省吾:《论语新证》,《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4期。 (64)童书业:《春秋史》,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27页。 (65)潘光旦编著:《中国民族史料汇编》(《史记》等之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41-142页。 (66)邱梦艳、姜广辉:《共同信仰与族群融合——周人配祀制度的历史意义》,《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67)童书业:《春秋史》,第127页。 (68)冯天瑜:《中国近世民族主义的历史渊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69)童书业:《春秋史》,第127页。 (70)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1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版。第4页。 (71)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466页。 (72)参见晁岳佩:《春秋三传义例研究》,北京:线装书局,2011年,第183-193、337-355页。 (73)杨树达:《春秋大义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8-27页。 (74)钱穆:《中国史学名著》,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年,第27页。 (75)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1卷,第4页。 (76)潘光旦:《检讨一下我们历史上的大民族主义》(1951),《儒家社会思想》,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86页。 (77)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1卷,第5页。 (78)冯天瑜:《中国近世民族主义的历史渊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79)潘光旦编著:《中国民族史料汇编》(《史记》等之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8页。 (80)例如,古诗文网选取的《论语》注译本的译文和评析就持此观点。见http://www.gushiwen.org/gushiwen_7eff13557f.aspx,2015-9-10. (81)朱熹:《论语集注》,第20页。 (82)潘光旦编著:《中国民族史料汇编》(《史记》等之部),第144页。 (83)李济:《再论中国的若干人类学问题》(1962),《李济文集》卷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01-309页。 (84)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4-5页。 (85)李启谦:《对研究孔门弟子的几点认识》,杨朝明等主编:《孔子与孔门弟子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第374-386页。 (86)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87)胡适:《说儒》(1934),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5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3、45、12页。 (88)胡适:《说儒》(1934),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5卷,第42-43页。 (89)顾颉刚、王钟麟:《中国史读本》(1923),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3年,第53-54页。 (90)钱穆:《中国史学名著》,第29-30页。 (91)傅斯年:《夷夏东西说》(1931),《民族与古代中国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45-46、36页。 (92)萧斌:《荀子对先秦政治秩序转型与建构的学术回应》,《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93)费孝通:《“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费孝通全集》第17卷,第536-552页。 (94)顾颉刚:《中华民族的团结》(1937),《顾颉刚全集·宝树园文存》卷四,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49-52页。 (95)李济:《中国人的种族历史》(1969),《李济文集》卷一,第310-315页。 (96)钱穆:《民族与文化》,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年,第5-6页。 (97)梁漱溟:《中华民族是人类一奇迹》,《光明日报》1951年1月1日。 (98)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99)费孝通:《“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费孝通全集》第17卷,第536-552页。 (100)梁漱溟:《在“中国宗教伦理和现代化”研讨会上的发言》,《群言》1988年第9期。 (101)费孝通:《孔林片思》,《读书》1992年第9期。 (102)[挪威]T.H.埃里克森:《小地方,大论题——社会文化人类学导论》,董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408页。 (103)刘敏:《科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体系——兼谈民族“交融”与民族“融合”的同质性》,《西北民族研究》2015年第2期。 (104)奂平清:《费孝通的“和而不同”与“天下大同”思想——兼论民族研究中的文化自觉与理论自觉》,《学海》2014年第4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