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语言文字 >

吴艳梅 仲丹丹:蒙古族中小学汉语教科书60年变迁及启示(2)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民族教育研究》 吴艳梅 仲丹丹 参加讨论

    一、蒙古族中小学汉语教科书的初步发展(1957—1965年)
    1.蒙古族中小学汉语教科书的问世(1957-1958年)
    1952年5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文教部规定:“蒙古小学一律采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编译之蒙文课本。……有条件的地区根据群众需要,可三年级起适当添设汉文课”。根据此规定,1952年蒙古语授课小学(五年制)从三年级开始单独开设汉语文课,每周4节。此为蒙古语授课小学汉语文课程设置的开端。当时内蒙古自治区的汉语文教科书采取了降格使用全国通用语文教科书的办法,即蒙古族高中使用初中的汉语文课本,蒙古族初中使用高小的汉语文课本,蒙古族高小使用初小的汉语文课本。由于全国通用汉文教科书内容远离蒙古族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由内蒙古自治区自行编写一套适合蒙古族中小学生的汉语教科书势在必行。
    1957-1958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教科书编辑室组织有关人员编辑出版了第一套从小学至高中的蒙古族学校汉语文教科书(含教科书10种,大纲3种,参考书1种)。
    1957年出版的第一本《蒙古高级小学汉语文课本》在“说明”中指出:“(汉语文课本)共上下两册,课本包括家庭、学校、城市、乡村、工农牧业生产、动植物名称、节日、卫生、方位名称、时间名称等方面的常用的词和一些简单的语言,计用生字900多个。教学重点是会话和识字,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养成一定的阅读技能和写字技能,并受到应有的思想教育。”课文后附有作业题,包括读译、问答、填空、比较语句、抄写生字几项。两册课本后面都附有“教学进度表”和“拼音字母与注音字母、汉字、蒙文字母读音对照表”。
    1958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将《蒙古高级小学汉语文课本》以及配套的教学大纲分甲、乙两种出版,另外还出版了《蒙古初级中学课本汉语文》(1-3册)和《蒙古高级中学课本》(1-2册)。其中,甲类课本针对的是城区汉语文水平较好的蒙古族小学学生,乙类课本针对的是农牧区汉语文水平较差的蒙古族小学生学生。
    1957-1958年编辑出版的第一套蒙古族中小学汉语文教科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汉语拼音开始学起,过渡到字词学习,循序渐进。
    (2)注重会话和识字学习,以学习生活中常见的字词为主,内容比较简单。
    (3)有一些简单的翻译或填空练习,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选文多以生产劳动、歌颂祖国和党为主题,也有少数反映当地生活的篇目。如1957年《蒙古高级小学课本汉语文.下册》中有《色音朝格图为什么得了病》《赛马》《草原上放了光明》《河套平原上的拖拉机站》等篇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