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意识心态 意识心态主要涉及少数民族个体在受教育过程中面临的心理适应和调适过程,如少数民族学生的认同建构、学业适应、遭遇的偏见、自卑与歧视等问题,[9]这与学生个体在学校里的受教育经历是直接相关的。少数民族学生的认同建构和学业适应一直是少数民族教育研究关注的重点问题。 在认同建构方面,以往的研究重点关注了少数民族学生面临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双重认同困境问题,并且把学校教育视为塑造学生国家和民族认同的重要手段。阳妙艳在对内地西藏班毕业返藏工作学生的研究中发现,西藏班在形塑学生作为“西藏人”和“藏族人”的身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成功地把这种身份认同转化成了学生的现实选择;[26]但同时也有研究者认为,国家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与学生的认同之间并非是天然一致的关系。民族学校内部传达着两套不同的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一是国家和学校期待的意识形态,体现了外在的需要学生接受和内化的认同感;二是少数民族文化的再现,代表了内在的学生声称的民族认同感,这二者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矛盾,学生的认同感就是在这种富有张力的环境当中塑造起来的。[27]这也是少数民族教育始终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学业适应方面,已有研究多从少数民族学生对学校文化的适应不良和少数民族家庭与学校文化差异的角度来解释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失败。[28][29][30]本研究将结合我国双语教育政策的实施情况来分析少数民族学生在民族认同和学业适应方面表现出的问题。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少数民族研究者强调的重点,语言不仅仅是少数民族用于交流的工具,更承载着少数民族的文化,是少数民族成员民族心理的表征和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也是少数民族社会结构和文化生活的象征。[31][32] 本文在意识生态部分已经提及,长期以来,受制于各方面条件限制,在推行双语教育政策过程中使用的民族教材往往照搬全国普通学校教材的内容,而较少涉及民族文化。因此,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家庭和学校当中面临的就是两种迥然不同的文化内容和生态环境。[25][32]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传统早在学生入学之前就通过家庭、亲友和社区影响着他们的知识体系和思维习惯,即使在学生入学之后也在课堂之外继续对他们施加影响;而国家统一组织编写并在汉族地区的环境中长期修订并不断完善的中小学统编教材代表的则是一种不同于少数民族当地文化的陌生文化和语言系统,不仅两种语言之间无法精准对译,两种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更使得少数民族学生经常都会感受到家庭的民族文化与学校普遍文化之间存在的断裂与脱节。[21][32]这种不良的文化适应直接成为阻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和提高学业成绩的关键因素。 此外,由于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双语教育政策的执行也给学生的民族认同产生了困扰,这在以往的研究当中已有所涉及。双语教育意在培养熟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双语人”和“双文化人”,但对少数民族成员来说作为双语人应首先认同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从教育本身的规律考虑,对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习得可以为儿童学习第二语言提供心智基础,减小学习第二语言的难度,对第二语言和文化的学习也不会威胁到对本民族的理解和认同。[20]但是,目前我国双语教育政策在各地区的推行情况不一,有的地区存在过度强调汉语而忽视民族语言的情况,使得少数民族学生成为文化“边缘人”;有的地区则存在单方面重视民族语言的情况,导致少数民族成员与主流文化之间的疏离。 综上所述,从意识心态角度对双语教育政策的分析不仅指出了少数民族学生面临的“语言隔离”如何影响他们的民族认同和学业适应,而且把宏观和中观层面的政策实施过程和微观层面的个体反应勾连在一起,使人们可以从一个动态的角度来理解双语教育政策实施的全过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