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国家统筹城乡发展、追求全面发展的目标催生了乡村振兴前所未有的期待。乡村振兴,必然要面临如何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如何营造文明的乡风家风问题。而乡村的稳定、有序与和谐,不仅需要依托发展来推进,也需要依靠乡村治理来实现。乡村治理通过维护稳定、促进和谐、服务发展、凝聚人心,进而推动乡村的发展与振兴。而有效的乡村治理又必须依靠特定的社会规范以及保障这些规范得以运作的公共权力主体来实现,然而,边疆民族地区乡村在急剧的社会变迁中,社会规范正处于模糊、混乱或者说断裂的状态,而且治理人才也在不断流失,这些都在客观上影响了乡村治理的效能。乡村治理效能的提升,需要健全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选准配强“第一书记”,提高乡村治理的法治化水平,不断整合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治理资源。 关键词:乡村治理;乡村振兴;边疆民族地区;社会规范 作者简介:廖林燕,云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民族政治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D6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40(2018)01-0006-0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32。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深刻把握现代化发展规律以及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而作出的战略部署。乡村振兴旨在实现乡村的全面发展,因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1]21,而乡村的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乡村稳定的基础上。只有在乡村稳定、和谐并充满活力的基础上,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才能持续推进。同时,也只有实现发展与稳定的良性循环,在发展中实现稳定,在稳定中促进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乡村的振兴。而乡村的稳定与和谐,不仅需要通过发展来推进,也需要依靠有效的乡村治理来实现,然而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一方面,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在逐渐下降,另一方面,现代法治秩序的建立显得比城市和内地的乡村要更加困难,与此同时,确保社会规范得以运行的人才资源又在不断流失。这些困境从深层次上呼唤要不断加强和创新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只有对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治理面临的困境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应对,才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之路。 一、乡村振兴离不开有效的乡村治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生产力水平显著提升,在此基础上,现代化的持续深入推动必须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11这种不平衡不仅表现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也表现在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表现在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而乡村振兴就是从城乡协调发展的角度作出的全面部署。新中国成立六十余年,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与那些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国家不同,我国走的是一条赶超型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重要特点就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并由农业为工业化提供积累,由农村为城市做贡献。这样的发展战略使我们用六十余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但是这样的赶超型发展也带来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全面的问题,反映在工农、城乡关系上就是城乡发展差距拉大、农业基础薄弱。而城乡发展的失衡、农业农村发展的滞后,这不仅可能使整个现代化进程遇到严挫,甚至难以为继,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决胜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正如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2]因此,必须将“三农”问题提升到影响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影响现代化进程全局的高度、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的根本性高度进行谋划和顶层设计。在当前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势头下,这正是一个有利于“三农”问题根本解决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统筹城乡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是城乡关系的基本特征。只有顺应规律,农业和非农产业才能协调发展,城镇和农村才能相互支撑。”[3]2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在对现代化发展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所作的重大部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