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欧亚种葡萄约于公元前6,000年首先在地中海东岸至高加索地区驯化和栽培。目前,吐鲁番盆地出土的战国欧亚种葡萄藤蔓、种籽是其传入中原最可靠的依据。中亚最早欧亚种栽培葡萄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梅尔伽赫、纳玛兹加德佩、沙赫里索克塔等地,随后在青铜时代中晚期主要经阿姆河流域向各地传播,东至天山西部的费尔干纳盆地。虽从青铜时代晚期至战国时期,由费尔干纳盆地到吐鲁番地域存在考古资料的缺环,但据其它考古资料以及相应的人群迁徙历史,推断欧亚种葡萄约在公元前2千纪末期通过“欧亚草原”与“绿洲”两条通道传入新疆。印欧人群东徙带来的文化动力、绿洲农业发展提供的技术动力以及东西向山水通道拓展的交通动力,则是推动其东传的最主要动力。 关键词:葡萄;传播;新疆;中亚 作者简介:李鑫鑫(1987- ),男,塔里木大学历史与哲学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新疆历史文化、农业史,现攻读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中国少数民族史方向博士学位。 葡萄最早写作“蒲陶”[①],后又出现了“蒲桃”“蒲陶”“蒲萄”等写法,直到元代时才写作“葡萄”。这些写法无疑是外来语的记音字,也就是说中国本无该植物。[②]根据现代植物学的分类方法,葡萄属植物可分为欧亚种、东亚种与美洲种群。[③]现今人类栽培、食用的大都是欧亚种群葡萄(V. Vtis. Vinifera)。我国境内并没有自然生长的欧亚种葡萄,而多见东亚种葡萄,即野葡萄(Vitis sp.)。[④]长久以来,关于欧亚种葡萄引种中国的问题,学界有着诸多讨论且形成了许多重要成果。[⑤]本文拟在前贤时彦的基础上,针对欧亚种葡萄通过中亚地区[⑥]逐渐传入我国新疆的时间、路径及其动力进行初步探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自然就会理清欧亚种葡萄引种中国的一些历史疑惑。 一、东亚种野葡萄和欧亚种葡萄的驯化 我国境内没有自然生长的欧亚种葡萄,而多见东亚种葡萄。这在考古中多有印证,如湖南玉蟾岩文化遗址与河南贾湖遗址先后发现了公元前8,000-7,000年的葡萄种子与葡萄酒罐;[⑦]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浙江省庄桥坟遗址、卞家山遗址以及山东日照两城镇遗址也出土了葡萄种子与盛装葡萄酒的陶器;[⑧]生物样本分析表明,这些葡萄种子与欧亚种葡萄种子具有显著差别,属于东亚种葡萄,即野葡萄。[⑨] 先秦文献中也提到了野葡萄,其中,以“蘡薁”“葛藟”最为有名。《诗经·豳风·七月》有曰:“六月食郁及薁,七月烹葵及菽”,“薁”,指的就是蘡薁;又《诗经·周南·樛木》曰“南有樛木,葛藟纍之”。[⑩]经考证,蘡薁、葛藟都属于野葡萄。[11]此外,在《山海经》《易经》等古籍文献中,也可以看到关于两种野生葡萄的多处记述。先秦时期,内地人民已食用野葡萄,甚至杂以其它果物酿酒。但野葡萄与欧亚种葡萄之间具有较大差异,相比于欧亚种葡萄的高糖分、果实饱满,野葡萄则皮厚、味酸、果小,因而多用于酿制果酒,食用价值不高,也未见人工栽培的直接证据。[12] 欧亚种葡萄在新石器时代就已被人类驯化、栽培。关于欧亚种葡萄的最初驯化与栽培问题,目前主要有“单一说”与“多元说”两种观点。“单一说”依据考古与历史文献,认为欧亚种葡萄的驯化、栽培起源于高加索地区或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古埃及、中亚,随后以该地域为核心向外传播。[13]“多元说”则主要依据分子遗传学研究成果,认为欧亚种葡萄的驯化、栽培在欧亚大陆拥有多个起源中心,例如高加索地区、小亚、中东或中亚地区。[14]目前学界较为集中的观点是,地中海东岸至高加索地区是欧亚种葡萄的最初驯化、栽培地区,时间约为公元前6,000年左右。此后,随着人群迁徙和交流,欧亚种葡萄开始向两河流域、埃及 、欧洲以及中亚地区传播,但不排除各地在稍后时期独立驯化的可能性。[15]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