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欧亚种葡萄进入新疆的可能时间和路径 由上可知,在进入铁器时代之前,欧亚种葡萄在中亚地区已有漫长的栽培历史。考古资料显示,最早的人工栽培葡萄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梅尔伽赫、纳玛兹加德佩、沙赫里索克塔等地区。随后在青铜时代中晚期,欧亚种葡萄主要经阿姆河流域逐渐向各地传播开来,东面传播至天山西部的费尔干纳盆地。[51]然而,从青铜时代晚期至战国时期,费尔干纳盆地至新疆吐鲁番这一地域内,欧亚种葡萄的相关考古资料却产生了缺环。这对于目前我们了解欧亚种葡萄进入中国的时间以及相关的路径都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由于该缺环的存在,学界对于欧亚种葡萄传入新疆的路径形成了“欧亚草原通道”与“绿洲通道”两种不同的看法。坚持“欧亚草原通道”的意见认为,青铜时代中晚期,中亚天山西部人群就携带着一些农作物与牲畜沿天山向东迁徙到达了乌鲁木齐等地。[52]这些人群被看作是早期印欧人群,他们在吐鲁番盆地的活动的史实已被体质人类学与考古学的研究所证实。苏贝希与洋海墓地出土的人骨中包含有欧洲人种的地中海、中亚两河类型与蒙古人种,而以欧洲人种成分占优势。[53]此外,苏贝希文化与同时代的中亚楚斯特文化、伊犁河流域文化在青铜器、陶器、石器的器型、装饰图案等方面也都有着密切的关系。[54] 而且,这些文化大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定居农业。楚斯特文化是一种清楚的农业定居文化,[55]伊犁河流域的经济生产也是半农半牧的混合形式,[56]苏贝希的早期车师人兼营农业。[57]这些从事部分农业的印欧族群来到新疆,为欧亚种葡萄等农作物传入新疆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背景。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存在欧亚种葡萄的考古缺环,但与欧亚种葡萄具有高度伴随关系的小麦却在近年的新疆伊犁地区考古工作中有所发现。2012年,新疆伊犁地区温泉县阿敦乔鲁遗址浮选出公元前2千纪的小麦遗存,且该遗址的人种大部分为欧罗巴人种。[58]这为公元前2千纪左右印欧人群携带小麦通过欧亚草原进入我国找到了重要证据。[59]考虑到青铜时代晚期以后欧亚北部频繁的人群运动与兼营农业的历史背景,以及葡萄与小麦的高度伴随关系,我们推论,很可能欧亚种葡萄也在此时与小麦一样通过伊犁河流域传入我国。伊犁地区气候湿润,不利于早期农作物遗物的保存,相比于小麦,葡萄籽实的自然保存更加困难。这也是为什么在伊犁地区很难寻获早期欧亚种葡萄的身影,但特克斯等地出现的西汉时期以葡萄为题的饰物以及酿制葡萄酒的工具,[60]说明伊犁河流域具备欧亚种葡萄由此进入新疆的可能性。在传入的时间方面,考虑到印欧人种东进的历史背景以及小麦的进入新疆的时间,我们判定以公元前2千纪末为宜。 也有学者认为,拥有与中亚绿洲近似的水土、气候条件,塔里木盆地是欧亚种葡萄进入新疆的必然选择。[61]印欧人群东进新疆时,也有部分翻越帕米尔来到塔里木盆地,这其中以吐火罗人为代表。焉耆察吾呼沟口墓地、且末扎洪鲁克墓地、楼兰古墓沟墓地的印欧人种成分很可能与印欧人群的东徙活动有关。[62]吐火罗等印欧人群进入塔里木盆地后活动于焉耆、龟兹、鄯善等地,这些地区的经济生业是与中亚阿姆河流域一致的绿洲农业。虽然塔里木盆地尚未发现早于东汉时期的葡萄实物,但古墓沟遗址、小河墓地出土的六倍体小麦,说明印欧人群东进塔里木盆地时带来中亚绿洲的农作物具备可能性。[63]《汉书·西域传》记载西汉时期的且末已“有蒲陶诸果”,考古发现东汉时期的尼雅遗址有成片的葡萄园[64]以及关于葡萄种植的佉卢文书,[65]都说明了塔里木盆地葡萄栽培的久远历史。 因此,根据目前考古与文献资料,欧亚种葡萄传入中国的路径很可能与小麦一样,存在欧亚草原通道和绿洲通道两条路径,[66]即“可能是经由北疆传入了东疆的吐鲁番地区,同时可能是由中亚经帕米尔传入了南疆塔里木盆地绿洲各城廓小国。”[67]至于传入的时间方面,结合印欧人种的东徙历史,我们认为也以公元前2千纪末为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