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马克思、恩格斯在民族主义和国家利益方面的基本立场 1917 年在十月革命中夺取了俄国政权的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该党1918年改名为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1925 年改称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联共(布),1952 年“十九大”改名为苏联共产党(简称苏共)。十月革命后,俄国改国名为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1922 年正式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简称苏联)。本文主要关注的历史时期是1917—1949 年,在此期间苏联由宣称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人执政,所以在对这一时期俄国具体外交活动事例进行分析之前,我们首先必须讨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国家观。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无产阶级国际主义 在19 世纪欧洲各国内部普遍激化的社会矛盾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如何认识与看待“阶级(斗争)”和“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这是当时各国政党和社会科学研究者不可回避的一个核心问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这一纲领性文件中明确指出:“现代的工业劳动,现代的资本压迫,无论是在英国或法国,也无论是在美国或德国,都是一样的,都已经使无产阶级失去任何民族性了。……在各国无产者的斗争中,共产党人特别重视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2]因此,作为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政党,共产党对于在全世界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追求必然超越对当前自身所属“民族”(国家)的利益的追求,为此共产党必须把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作为自己的政治旗帜和对外宣传的意识形态。当有些人批评共产党人要“废除祖国、废除民族”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坦承:“工人没有祖国。决不能剥夺他们原来没有的东西。既然无产阶级首先必须取得政治统治,上升为民族的(主导)阶级,确立为民族,所以它本身暂时还是民族的,不过这完全不是资产阶级所理解的那个意思。……民族内部的阶级对抗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①[3]这句话可以被解读为:现实社会中各国的工人起义和夺权斗争,只能在本国内部发起并针对本国反动政府。无产阶级在夺取本国政权后将主导所在民族(国家)的政治走向。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标是在全世界消灭资产阶级统治和一切剥削制度,是实现共产主义制度的全球化,建立全球性的共产主义社会。在无产阶级在全世界取得胜利之前,任何“民族”(国家)即使是无产阶级掌权的“民族”(国家)的存在,也只能是“暂时的”。 美国学者康纳(Walker Connor)在《马列主义理论和战略中的民族问题》一书中把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民族国家观”和(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民族国家观”进行比较(如图②): 1.依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阶级分野是工业化各国内部的基本社会结构,阶级斗争是现代社会最核心和最本质的社会矛盾,因此,各国社会内部的阶级界限的重要性远远超越国家间的利益冲突。在图的左侧部分,德国、英国、法国三国的资产阶级属于同一政治阵营,三国的无产阶级属于另一政治阵营,区隔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群体界限是黑粗实线,不同国家之间的边界是虚线。而在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的观念中,各民族国家之间的界限是最重要和最基础的政治与文化认同边界,所以在图的右侧,德国、英国、法国三国之间的界限是黑粗实线,而各国内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边界是虚线,表示“民族”和“民族国家”是各国国民(无论属于哪个阶级)共享的最核心、最本质的认同单元和效忠对象。左边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国家观,右边是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国家观,两者的基本立场针锋相对。康纳的说明和图示可以作为《共产党宣言》中有关“民族(国家)”论述的注脚。 2.现代民族主义(nationalism)追求的是建立“民族国家”并极力捍卫和扩张民族国家的国家利益(state interest of nation states)。这是另一种政治意识形态,表现在实际行动上则包括与其他国家通过战争争夺殖民地、武力开展海外殖民扩张和资源掠夺、通过战争手段强迫其他国家签订有利于本国的不平等条约、炫耀军力来追求地区乃至全球霸权等等。这样的“民族主义”的实质就是帝国主义,在对外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帝国主义行为即是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的外在表现。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在国内实行的社会福利制度,则起到了加强政权的合法性和消弭国内阶级斗争的作用,这种制度实际上凸显出各国国民的整体利益,加强了民族主义的号召力。由于这种意识形态超越了历史上的传统群体认同(以种族、祖先血缘、宗教、语言习俗等作为区分群体的标准),所以即使在白人基督教国家之间,仍会发生彼此因争夺领土和殖民地所爆发的追求帝国主义国家利益的残酷战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