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案例村水族与苗族分族分寨而居,两族在经济交往过程中呈现的“界”与“合”,体现两族的互动与交融。本文通过对村中族际经济活动的田野工作,揭示了族际经济活动与族际关系之间的关联,相对以往的经济民族学、经济人类学研究而言,期望能有一定的拓展及推进。在这个多族群共生共存的村落共同体中,水、苗两族村民互动互为的经济活动过程体现水、苗两族互信互惠的关系,体现族际双向互动过程中族际关系的解构与建构,呈现良性的族际互动的文化生态,印证了族际基于情感、信任与互惠而型构的情谊道德经济。族际的经济活动反映族际基于互信及双向情谊互渗且合谋的交往交流过程,体现族际的交融,进而体认到基于族际互信机制与族际间经济互助机理的建构,形塑族际情谊道德社会。 关键词:经济交往;边界;认同;互动;交融;民族关系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族群互动视域下西南民族地区文化生态变迁研究》(项目编号:15GZYB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袁东升,民族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贵阳学院西南山地生态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贵阳,550005 一、田野点概况 田野点-怎雷村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东部,坐落在一座半山腰上,背靠铜刀山,面向排场河,区隔为非常明显地上、中、下和排场四个自然寨。上寨和下寨为水族集中居住,中寨和排场寨为苗族集中居住。据2017年村委会统计及2018年2月下旬笔者入户补充调查,全村现有村民234户,其中水族户数133户,约占全村总户数的 57%,苗族户数101户,约占全村总户数的 43%。全村现有人口 1025人,其中水族人口566人,约占全村总人口的 55%,苗族人口459 人,约占全村总人口的 45%。田野点是一个水、苗两族共居三百余年且两族关系非常和谐的族群交错居住村寨,两族文化保存完好且民族居住格局及民族人口结构等极有特色。由是观之,该田野点对于从微观层面探讨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颇具代表性、典型性及原生态性。“通过对案例村水、苗两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讨,方能获得对‘民族三交’问题的学理认知,方有可能在‘文本田野’中客观地呈现具象化的‘民族三交’现实场景,从而切实且更全面地认识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族际和谐的催化剂。”[1] 本文通过礼、看、听、问、证、思、记等七个向度的民族学研究方法[②],全方位地融入水、苗两族的日常生活中,较为全面且“深描”式地对两族关系进行了研析,并尝试从族际经济活动过程与族际和谐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怎雷村水、苗两族长期分族分寨毗邻而居,两族村民持续的经济交往及互动,建构了两族“你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你”的族际关系。本文亦是关于“经济互动过程中的族际关系”的一个个案,将从“经济组织变迁与族际关系”、“帮工”、“讨活路”、“找活路”、“送钱”、“讨钱”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尝试揭示经济互动与多族群交融之间的复杂关联,相对以往的经济民族学、经济人类学研究而言,期望能有一定的拓展及推进。 二、经济组织变迁与族际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同历史阶段下不同的生产方式会影响到族群间的交往方式,并导致族群间的互动通过明显的分化被建构与解构,进而形塑族群间的认同与认异,在此,族际关系可以经由族群性被更真实地感知与体认。农业合作化时期,怎雷村经历了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阶段。互助组是把全村的所有劳力组成若干个小组,互助不计工,农忙时互助互耕。当地水、苗两族历来就有“亲帮亲,邻帮邻”的习俗,通过临时换工互助的形式,农忙时解决了怎雷村村民生产上人力、农具和耕牛不足等困难,把两族村民从分散的劳动者组织起来参加集体劳动,这会无意识地强化对他者语言的学习,进而加强两族在生产生活上的交流及联系,推动两族关系的和谐发展。考虑到当地水、苗两族村民都喜欢喂养田鱼,合作社就留一丘常年有水的稻田养鱼。水、苗两族村民都喜欢吃糯食,在安排生产计划时,就多安排一些糯米种植区。诸如这些劳作及交流方式潜意识地成为拉近水族与苗族间关系的纽带,无意识地解构了水、苗两族的族群性,从而促进两族村民的和睦相处,加强了两族的团结合作,推动了两族的合和交融,疏通了两族关系。上寨水族村民这样说:“搞合作社的时候,几家成立一个互助组,没分什么水族还是苗族人家,做活路时你帮我,我帮你,做活路捆绑一起做。后来就成立初级社,我们这边是一个社,是几个村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社。后来整个都江区搞成一个高级社。在这当中,不分什么苗族还是水族,大家都是社员。”[③] 20世纪50年代,怎雷村水、苗两族的小农经济被改造成集体经济,资源配置采取国家计划分配。案例村所属的都江人民公社作为基本的生产和分配单位,可以无偿地调用怎雷村各生产小队的劳力、生产资料和其他物资,组织两族村民共同出工参与集体生产劳动;实行粮食供给制,提出了“吃大锅饭、吃饭不用钱”的口号,怎雷村同时也办起了集体食堂,水、苗两族村民共吃一灶饭,同饮一壶酒。当地水族与苗族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则由集体统一安排、统一供给,原先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经济结构变成为水、苗两族所有村民同属于一个集体的合作生产。农忙季节则组建农忙突击小分队,各个小分队集体出动,前往指定的田地上劳动,客观上起到了加强两族村民互助合作与交往互动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上就不会刻意地去表现村民之间的族际关系,而充分地体现出村民间的乡邻及村人关系。“搞人民公社,土地都是集体的,那就是给集体做活路了。我们这里是同一个大集体,分为五个小队,土地与山林都分到各个队了,几十个劳力一起出工出力,大家都一起去做活路,晚上开会,队长布置第二天大家去那里做活。那个时候都是以队为单位搞集体生产,这样有时候就自然地把两个民族搞在一起了,不自觉地增进了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