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试论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模式与动力(7)

http://www.newdu.com 2019-09-23 《史学月刊》2019年第6期 高江涛 参加讨论

    四、结论
    以上关于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特征模式、内外动力以及契机等问题的讨论,不敢轻言属于理论层次的思考,只是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和概括提炼,也是长期以来尝试从考古学角度探索中国古史尤其上古史的总结。此外,对待国外国家形成相关理论,我们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切莫走入两种极端,一种是以为是新理论、新方法,一味地强调与国际接轨,就不加分析的完全迎合,全盘照搬;另一种是存在分歧就一概否定排斥。无论如何,理论源于实际材料,在总结概括大量新材料、新发现以及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对于这一问题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各区域国家形成过程中社会形态表现出不同的特质,进而呈现出不同的“模式”,目前至少有“陶寺模式”、“红山模式”和“良渚模式”等。整体上看,中华文明形成的总体趋势是从多元走向一体,需要强调的是“多元”与“一体”是非同时的。中华文明在史前时期是无中心的多种区域文化的多元并存,各区域文化均有自己的文化特点,似乎不易断定哪一区域文化是当时的中心。而大约至二里头文化,尤其二里头文化二期时,中原地区成为当时的文明中心,“一体”真正形成,但同时又存在着文化的多元。所以,以国家出现为最大特征的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是从无中心的多元到有中心的多元一体,这或许正是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发展演进的最大模式和特色。此外,文化间的互动交流与碰撞(战争)是中国文明演进的外动力;而务实与创新则是中国文明演进的原动力,是文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洪水等气候异常事件是其质变的契机。
     
        注释:
    [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76页。
    [2]H.J.M. 克赖森、彼得· 斯卡尔尼克:《早期国家》(Henri Joannes Maria Claessen and Peter Skalník, The Early State), 海牙:莫顿出版社(The Hague:Mouton)1978年版。
    [3]参看克赖森著,胡磊译:《关于早期国家的早期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12期,2006年,第44~53页。
    [4]参看沈长云:《联系实际引入国外人类学理论》,《史学月刊》2008年第1期,第16~18页。
    [5]参看韩建业:《早期中国——中国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5~12页。
    [6]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31~145页。
    [7]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页。
    [8]王震中:《邦国、王国与帝国:先秦国家形态的演进》,《河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第28~32页。
    [9]王震中:《从中原地区国家形态的演进看其文明化进程》,《东岳论丛》2005年第3期,第11~14页。
    [10]王巍:《中国古代国家形成论纲》,韩国河、张松林主编:《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学术研讨会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8~85页。
    [11]李伯谦:《中国古代文明进程的三个阶段》,李伯谦著:《文明探源与三代考古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76~90页。
    [12]严文明:《龙山时代考古新发现的思考》,张学海主编:《纪念城子崖遗址发掘六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济南: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39~45页。
    [13]马世之:《王城岗遗址的再探讨》,《中原文物》1995年第3期,第53~57页。
    [14]张学海:《试论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城》,《文物》1996年第12期,第40~52页。
    [15]任式楠:《中国史前城址考察》,《考古》1998年第1期,第1~16页。
    [16]靳桂云:《龙山时代的古城与墓葬》,《华夏考古》1998年第1期,第38~45页。
    [17]李民:《中原古代文明进程中的“万邦”时期》,《中原文物》2005年第1期,第21~24页。[18]高江涛:《中国文明与早期国家起源的陶寺模式》,《三代考古》(五),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8-46页。
    [19]高炜:《晋西南与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山西省考古所等编:《汾河湾——丁村文化与晋文化考古学术研讨会文集》第111页—118页,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6年版。另参看高江涛:《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的考古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18~325页。
    [20]高江涛:《陶寺遗址聚落形态的初步考察》,《中原文物》2007年第3期;
    [21]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登封王城岗考古发现与研究(2002~2005)》,郑州:大象出版社2007年版,第64页。
    [22]高江涛:《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的考古学研究》,第225~227页。
    [23]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9~50页。
    [24]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增订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429~435页。
    [25]高江涛、何努:《2013~2014年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掘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28期,2015年,第54~66页。
    [26]庞小霞、高江涛:《试论中国早期宫城的形成及初步发展》,《考古与文物》2009年第5期,第46~51页。
    [27]何努:《从陶寺遗址看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团结报》2012年11月1日,第7版。 [28]高炜:《龙山时代的礼制》,《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第235~244页。
    [29]高炜:《中原龙山文化葬制研究》,《中国考古学论丛》,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0~105页。
    [30]下靳考古队:《山西临汾下靳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第12期,第4~13页;山西省临汾行署文化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临汾下靳村陶寺文化墓地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9年第4期,第459~486页。
    [31]高江涛:《陶寺遗址与二里头遗址聚落形态之比较研究》,《三代考古》(四),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0~128页。
    [32]董琦:《虞夏时期的中原》,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33]何努:《从陶寺遗址看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团结报》2012年11月1日,第7版。 [34]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增订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98页。
    [35]南京博物院等:《张家港东山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15年第1期,第55~114页;周润垦等:《江苏张家港东山村遗址崧泽文化墓地初步研究》,《东南文化》2015年第6期,第72~83页。
    [36]良渚遗址群调查简报将聚落群内的聚落址和墓葬分为了三个等级,参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杭良渚遗址群调查简报》,《文物》2002年第10期,第47~56页。丁品将整个良渚社会的聚落群分为三个等级,其中良渚遗址群即良渚-瓶窑聚落群为最高等级的都邑级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中心,见丁品:《良渚文化聚落群初探》,《史前研究》(2004),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6~409页。周丽娟将良渚文化墓葬等级划分为大型墓、中型墓、次中型墓和小型墓四个等级类型,参见周丽娟:《广富林遗址良渚文化墓地研究》,上海博物馆编:《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第136~154页。宋建认为良渚文化聚落分化为了3-4层的聚落形态,墓葬可以分为5个规模等级,社会成员据此分5个阶层,见宋建:《长江下游的古代社会文明化进程》,《东方考古研究通讯》第1期,2003年,第31~32页。
    [37]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瑶山》,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26~204页。
    [38]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反山:《反山》,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第363~374页。 [39]邵国田: 《概述敖汉旗的红山文化遗址分布》,赤峰市北方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编:《中国北方古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 年,第97~99页。参看徐昭峰:《红山文化的聚落群聚形态与辽西区文明的发生》,《北方文物》2013年第3期,第18~23页。
    [40]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版,第2~15页。
    [41]杨福瑞:《试论巫觋集团在红山文化中晚期的神权地位》,《北方文物》2010年第1期,第64~67页。
    [42]高江涛:《恩格斯国家理论与中国国家起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月29日,第5版。
    [43]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商务印书馆(香港)1997年版,第107~140页。
    [44]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形态研讨会秘书组:《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形态研讨会发言摘要》中王巍的发言摘要,《考古》2001年第2期,第86~95页。
    [45]栾丰实:《中国古代社会的文明化进程和相关问题》,《东方考古》第1集,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2~311页。
    [46]赵辉:《中国的史前基础——再论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文物》2006年第8期,第50~54页。
    [47]李伯谦:a.《中国古代文明演进的两种模式——红山、良渚、仰韶大墓随葬玉器观察随想》《文物》2009年第3期,第47~56页;b. 李伯谦:《中国古代文明进程的三个阶段》,李伯谦著:《文明探源与三代考古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76~90页;c. 《从松泽到良渚——关于古代文明演进模式发生重大转折的再分析》,《考古学研究》(十),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17~529 页。
    [48]严文明:《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中原文物》1996年第1期,第10~16页;严文明:《长江流域在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第8期,2001年。
    [49]王巍:《公元前2000年前后我国大范围文化变化原因探讨》,《考古》2004年第1期,第67~77页。
    [50]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51]K.V.弗兰纳利:“早期国家形成的过程与动力”(Flannery,K.V. ,“Processand agency in early state formation”),《剑桥考古》(CambridgeArchaeological Journal)第9卷(1999年),第3页。
    [52]高江涛:《新世纪以来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的回顾和反思》,《中原文化研究》2013年第1期,第28~35页。
    [53]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第345-349页;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现状与思考》,陕西省文物局等编:《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第444~469页。
    [54]陈淳:《资源,神权与文明的兴衰》,《东南文化》2000年第5期,第14~19页。
    [55]郑建明:《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的理论探索》,《华夏考古》2011年第2期,第114~126页。
    [56]R.L 卡内罗:“国家起源理论”(Carneiro,R.L,“ATheory of the Origin of the State”),《科学》( Science),169(1970年),第733~738页。另参看易建平:《战争与文化演进:卡内罗的限制理论》,《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4 期,第105~114页。
    [57]R.L 卡内罗:“限制理论:澄清、详解与新释” (Carneiro,R.L.2012. The CircumscriptionTheory: A Clarification, Amplification, and Reformulation),《社会进化与历史》(Social Evolution and History )第11期(2012年),第 5~31页。
    [58]王建华:《黄河中下游地区史前人口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3~64页。 [59]王建华:《黄河中下游地区史前人口研究》,第119~120页。
    [60]参看张光直著 郭净译:《美术、神话与祭祀》,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118页。
    [61]陈淳:《资源,神权与文明的兴衰》,《东南文化》2000年第5期,第14~19页。
    [62]吴文祥、刘东生:《4000aB.P.前后降温事件与中华文明的诞生》,《第四纪研究》2001年第5期,第443~451页。
    [63]王晖:《尧舜大洪水与中国早期国家的起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76~86页。
    [64]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执行专家组秘书处:《“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学术研讨会”综述》中黄建秋发言摘要,《东南文化》2012年第3期,第53页。
    [65]参看吕鹏等:《多学科研究揭示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文物报》2014年3月28日,第7版。
    [66]参看高江涛:《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的考古学研究》,第465页。
    [67]赵志军:《中华文明形成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特点》,《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年第1期,第19~31页。
    [68]高炜:《龙山时代的礼制》,《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第235~244页。
    [69]赵辉:《良渚文化的若干特殊性——论一处中国史前文明的衰落原因》,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良渚文化研究——纪念良渚文化发现六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4~119页。
    [70]陈杰:《文化生态史观视野下的文明化进程——中原地区与太湖地区的比较研究》,《中原文物》2010年第1期,第21~30页。
    [71]何驽:《可持续发展定乾坤——石家河酋邦崩溃与中原崛起的根本原因之对比分析》,《中原文物》1999年第4期,第34~40页。
    [72]王巍:《公元前2000年前后我国大范围文化变化原因探讨》,《考古》2004年第1期,第67~77页。
    [73]参看李爱琴:《文明演进的挑战与应战模式及其启示——汤因比文明发展动力理论解读》,《学术交流》2009第8期,第6~8页。
    [74]赵辉:《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的形成》,《文物》2000年第1期,第41~47页。
    [75]王巍:《关于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的几点思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华夏文明的形成与发展》,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版,第42~46页;王巍:《公元前2000年前后我国大范围文化变化原因探讨》。
    [76]石兴邦、周星:《试论尧、舜、禹对苗蛮的战争——我国国家形成过程的考察》,《史前研究》1988年辑刊,第9~23页。
    [77]韩建业:《中国上古时代三大集团交互关系探讨——兼论中国文明的形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第78~81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