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14)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5:11:49 《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 徐蓝 参加讨论
(15)1902年开始工作的常设仲裁法院至今仍然存在,它独立于其他国际组织之外,截至2000年该公约有89个签约国,其国际局设在海牙。见联合国网址、国际法院网址:http://www.un.org;http://www.icj-cij.org. (16)参见华尔脱斯:《国际联盟史》上卷,第15页。 (17)贝莎·冯·苏特纳是诺贝尔的老朋友,她的小说出版后,据说诺贝尔致信贝莎,称那是一部“值得景仰的杰作”。据研究,诺贝尔之所以设立和平奖,也是受到她的和平运动的影响并由她促成的。1891年贝莎创立了奥地利和平组织。她本人也于1905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8)需要指出的是,诺贝尔和平奖也由于评委的政治偏见发给了一些并不应该获得这一殊荣的人。 (19)Sandi E.Cooper,Patriotic Pacifism:Waging War on War in Europe,1815-1914,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p.8. (20)国际联盟这个名称在1914年还不出名,到1915年春就已经很流行了。它可能是从已经用了多年的法国名词Société des Nations(国际联合会)修改而来的,这个名词是曾于1895-1896年担任过法国总理的勒翁·布尔日瓦1908年发表的一本书的书名。参见华尔脱斯:《国际联盟史》上卷,第23页注释①,第21页注释②。 (21)参见华尔脱斯:《国际联盟史》上卷,第23—24页。 (22)华尔脱斯:《国际联盟史》上卷,第23页。 (23)参见亨利·基辛格:《大外交》,顾淑馨等译,海南: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199—200页;H.F.Hinsley,ed.,British Foreign Policy under Sir Edward Gre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p.474.后者引用的原文较前者更为详细。 (24)在大战爆发前夕和战争爆发后,豪斯上校曾以私人身份多次到欧洲调解欧洲各国的冲突。但是美国既要保持中立不承担任何义务又要对交战双方进行调解而实际参与欧洲事务的矛盾态度,使交战双方都不可能接受美国的调解,美国的调解也绝不可能成功。1917年1月31日,德国通知美国政府它决定进行无限制潜艇战,标志美国调解的彻底失败。 (25)Charles Seymour,ed.,The Intimate Papers of Colonel House,vol.2,Boston & New York:Houghton Mifflin,1926,pp.109-110. (26)Charles Seymour,ed.,The Intimate Papers of Colonel House,vol.2,pp.296-297,note.1. (27)莫里斯·汉基在英国政府中担任过各种重要的秘书职务,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拥有很大的影响和权力。有关汉基的生平,参见Stephen Roskill,Hankey:Man of Secrets,vol.2,London:Collins,1970,1972. (28)George W.Egerton,"The Lloyd George Government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League of Nation," pp.419-444,421. (29)Lloyd George,The Truth about the Peace Treaties,vol.1,London:Victor Gollancz Ltd.,1938,p.67. (30)这篇讲演的全文,参见Lloyd George,The War Memoirs,vol.5,London:Ivor Nicholson & Watson,1936,pp.2515-2527.其中还谈到恢复比利时独立、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俄国问题以及民族自决权等问题。实际上,劳合·乔治为了选举的需要,曾经向选民承诺“把国际联盟变成现实”。Trevor Wilson,The Downfall of the Liberal Party,1914-1935,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6,p.145. (31)“十四点”及美国官方对它的注解,参见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1分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3—12页。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协约国和美国围绕苏俄与德国媾和及和平问题展开的外交活动和斗争,详见齐世荣:《论1917年底至1918年初真假和平的斗争》,《世界历史》1982年第1、2期,分别见第1—7、48—55页。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重温德国前总统魏茨泽克的反思演讲
- 下一篇:“安倍历史观”的特征及其影响